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图表清单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2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9页 |
·政府公共服务创新概述 | 第15-19页 |
·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创新内涵 | 第19-26页 |
·政府公共服务创新理论武器 | 第26-29页 |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9-30页 |
·研究目标 | 第29页 |
·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30页 |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30-32页 |
·研究方法 | 第30页 |
·技术路线 | 第30-32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 第32-43页 |
·理论模型构建 | 第32-34页 |
·行政环境 | 第32-33页 |
·行政文化 | 第33页 |
·制度安排 | 第33页 |
·人力资源 | 第33页 |
·公共服务创新能力 | 第33-34页 |
·假设推导 | 第34-42页 |
·行政环境与公共服务创新能力关系 | 第35-36页 |
·行政文化与公共服务创新能力关系 | 第36-37页 |
·制度安排与公共服务创新能力关系 | 第37-38页 |
·人力资源与公共服务创新能力关系 | 第38-40页 |
·公共服务创新能力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 第40页 |
·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创新能力的辨别 | 第40-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试测 | 第43-53页 |
·调查对象 | 第43页 |
·研究量表 | 第43-48页 |
·行政环境 | 第43-44页 |
·行政文化 | 第44-45页 |
·制度安排 | 第45-46页 |
·人力资源 | 第46-47页 |
·公共服务创新能力 | 第47-48页 |
·个人背景资料 | 第48页 |
·样本选取与数据收集 | 第48-49页 |
·分析方法 | 第49-50页 |
·测量误差的控制 | 第50-51页 |
·预测试问卷分析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 第53-75页 |
·问卷回收与样本特征分析 | 第53-54页 |
·问卷发放回收 | 第53页 |
·数据调查对象与样本特征分析 | 第53-54页 |
·信度与效度分析 | 第54-65页 |
·信度分析 | 第54-57页 |
·效度分析 | 第57-65页 |
·统计描述和变量关联度 | 第65页 |
·结构模型研究 | 第65-74页 |
·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创新能力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研究 | 第65-68页 |
·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创新能力与其影响因素的结构模型检验 | 第68-74页 |
·小结 | 第74-75页 |
第五章 实证研究结果与讨论 | 第75-89页 |
·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内部构成关系 | 第75-79页 |
·假设检验结论分析 | 第75-76页 |
·假设检验结果讨论 | 第76-79页 |
·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创新能力影响因素之间关系 | 第79-82页 |
·假设检验结论分析 | 第79-80页 |
·假设检验结果讨论 | 第80-82页 |
·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创新能力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 | 第82-87页 |
·假设检验结论分析 | 第82-83页 |
·假设检验结果讨论 | 第83-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结论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6页 |
附录 1 | 第96-9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9-100页 |
致谢 | 第100-102页 |
附件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