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人工公物公用开始行为的一般理论 | 第8-22页 |
第一节 人工公物公用开始行为的概念、要件及作用 | 第8-12页 |
一、人工公物公用开始行为的概念 | 第8页 |
二、人工公物公用开始行为的要件 | 第8-11页 |
三、人工公物公用开始行为的作用 | 第11-12页 |
第二节 人工公物公用开始行为的程序 | 第12-19页 |
一、人工公物设置计划的确定和实施 | 第12-13页 |
二、人工公物的验收 | 第13-16页 |
三、人工公物的冠名 | 第16-17页 |
四、确定人工公物利用管理规则 | 第17-18页 |
五、划分不同使用人的权利义务 | 第18-19页 |
第三节 人工公物公用开始行为的法律后果 | 第19-22页 |
一、人工公物的命名不因缺少私法所有权人的同意而无效 | 第19-20页 |
二、确立了人工公物管理者的概括性义务 | 第20页 |
三、使所有者的支配权受到限制 | 第20页 |
四、人工公物的全部所有权并不因第三人的善意而取得 | 第20-21页 |
五、因物而发生纠纷时可能导致公法的和私法的手段并存 | 第21-22页 |
第二章 人工公物公用开始行为在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 第22-29页 |
第一节 人工公物的相关主体之间权限划分模糊 | 第22-24页 |
第二节 人工公物的冠名过度商业化 | 第24-25页 |
第三节 人工公物冠名费的归属与用途不清 | 第25-26页 |
第四节 对违法的公物命名行为的救济不力 | 第26-27页 |
第五节 相关主体之间的责任划分不清 | 第27-29页 |
一、着重强调建设机关(验收机关)的法律责任,忽视命名机关的法律责任 | 第27页 |
二、对管理机关的责任性质认定不清,范围也过于宽泛 | 第27-29页 |
第三章 规范人工公物公用开始行为的建议 | 第29-35页 |
第一节 在相关主体与公众之间进行合理的分权 | 第29-32页 |
一、建设权和验收权分离 | 第29页 |
二、命名权和管理权分离 | 第29-30页 |
三、管理权和经营权分离 | 第30页 |
四、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加强对命名行为的公众监督 | 第30-32页 |
第二节 规范冠名行为的程序 | 第32-33页 |
第三节 明确人工公物冠名费的归属与用途 | 第33页 |
第四节 完善违法的公物命名行为的救济途径 | 第33-34页 |
第五节 明晰相关主体在公物致害方面的责任分配 | 第34-35页 |
第四章 结语 | 第35-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后记 | 第39-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