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门户在电信企业信息管理中的分析与设计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图目录 | 第11-12页 |
表目录 | 第12-13页 |
绪论 | 第13-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研究目的、方法及内容 | 第13-14页 |
·论文结构 | 第14-15页 |
第一章 统一门户管理系统体系分析 | 第15-33页 |
·电信企业内部信息管理系统现状 | 第15页 |
·统一门户管理系统概述 | 第15-16页 |
·统一门户系统概念 | 第15-16页 |
·统一门户整体实现原则 | 第16页 |
·统一门户系统目标定位 | 第16-18页 |
·系统定位 | 第16-17页 |
·应用集成 | 第17页 |
·集中部署和互访 | 第17-18页 |
·用户管理和认证 | 第18页 |
·统一门户系统功能概述 | 第18-21页 |
·系统功能模块 | 第18-19页 |
·统一部署的逻辑架构 | 第19-20页 |
·门户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系 | 第20-21页 |
·统一门户应用子系统 | 第21-32页 |
·系统功能 | 第21-25页 |
·门户应用系统集成的技术要求 | 第25-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二章 统一门户Ⅵ规范管理 | 第33-39页 |
·企业门户Ⅵ概述 | 第33页 |
·企业Ⅵ的应用与扩展 | 第33页 |
·企业Ⅵ应用 | 第33页 |
·公司标识 | 第33页 |
·门户配色及布局 | 第33-34页 |
·门户标准栏目配色 | 第34页 |
·页面布局和展现风格 | 第34-37页 |
·整体设计原则 | 第35页 |
·页面布局 | 第35-37页 |
·色调风格原则 | 第37页 |
·门户内容规划与组织 | 第37-38页 |
·内容组织原则 | 第37页 |
·导航条规范 | 第37-38页 |
·标题规范 | 第38页 |
·正文文字规范 | 第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统一用户管理子系统 | 第39-77页 |
·统一用户管理简述 | 第39页 |
·逻辑设计 | 第39-51页 |
·目录服务 | 第39-42页 |
·目录树设计 | 第42-43页 |
·目录服务和应用的集成 | 第43-46页 |
·访问控制 | 第46-48页 |
·身份管理 | 第48-49页 |
·数据的导入和维护 | 第49-51页 |
·物理设计 | 第51-55页 |
·开发环境要求 | 第51-52页 |
·高可用性设计 | 第52-53页 |
·访问控制 | 第53-54页 |
·身份管理 | 第54-55页 |
·门户 | 第55页 |
·系统监控设计 | 第55-56页 |
·目录服务 | 第55页 |
·访问控制 | 第55页 |
·身份管理 | 第55-56页 |
·门户 | 第56页 |
·备份和恢复设计 | 第56-57页 |
·目录服务 | 第56页 |
·访问控制 | 第56-57页 |
·身份管理 | 第57页 |
·门户 | 第57页 |
·安全性设计 | 第57-59页 |
·目录服务 | 第57-58页 |
·访问控制 | 第58页 |
·身份管理 | 第58-59页 |
·门户 | 第59页 |
·接口要求 | 第59-60页 |
·访问接口 | 第59-60页 |
·管理接口 | 第60页 |
·目录系统详细设计 | 第60-68页 |
·属性定义和使用说明 | 第60-64页 |
·单位属性详细说明 | 第64-65页 |
·部门属性详细说明 | 第65-67页 |
·用户、单位和部门属性的关联性说明 | 第67-68页 |
·数据同步 | 第68-73页 |
·用户属性列表 | 第68-71页 |
·单位属性列表 | 第71-72页 |
·部门属性列表 | 第72-73页 |
·组织与人员编码原则 | 第73-76页 |
·制定原则 | 第73-74页 |
·组织编码规则 | 第74-75页 |
·人员编码规则 | 第75-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四章 统一待办中心的建立 | 第77-81页 |
·统一待办的概念 | 第77页 |
·统一待办同步设计 | 第77-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1-82页 |
总结 | 第81页 |
展望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4页 |
附录:名词解释和缩略语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