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同化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1. 研究背景与现状 | 第10-14页 |
·高中生物教学中进行认知同化论研究的必要性 | 第10-12页 |
·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认知同化论是学科的要求 | 第10-11页 |
·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认知同化论是新课改的要求 | 第11-12页 |
·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认知同化论是人才培养的要求 | 第12页 |
·当前国内高中生物教学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12-14页 |
·关于认知派的学习理论 | 第12-13页 |
·关于认知同化论 | 第13页 |
·研究趋势 | 第13-14页 |
·当前国内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第14页 |
2. 研究目的、内容及基本方法 | 第14-16页 |
·研究目的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 第16页 |
3. 研究的基础理论 | 第16-18页 |
·奥苏伯尔简介 | 第16页 |
·认知结构的概念 | 第16-17页 |
·同化的概念 | 第17-18页 |
4. 认知同化论 | 第18-36页 |
·认知同化论的历史渊源 | 第18-20页 |
·有意义学习 | 第20-29页 |
·有意义学习概念的提出 | 第20-21页 |
·有意义学习的含义 | 第21页 |
·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 第21-24页 |
·有意义学习的类型 | 第24-29页 |
·意义的同化 | 第29-33页 |
·符号意义的同化过程 | 第29-30页 |
·概念和命题意义的同化过程 | 第30-32页 |
·发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 | 第32-33页 |
·组织学习的原则与策略 | 第33-35页 |
·逐渐分化原则 | 第33-34页 |
·整体协调原则 | 第34页 |
·先行组织者策略 | 第34-35页 |
·学习中的动机因素 | 第35-36页 |
5. 认知同化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 第36-55页 |
·有意义学习理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 第36-40页 |
·积极创造有意义学习的外部条件 | 第37页 |
·努力激发有意义学习的内部条件 | 第37-40页 |
·有意义学习的三种同化过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 第40-44页 |
·生物知识的上位学习 | 第41-42页 |
·生物知识的下位学习 | 第42-43页 |
·生物知识的并列结合学习 | 第43-44页 |
·组织学习的原则与策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 第44-48页 |
·先行组织者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 第48-51页 |
·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先行组织者 | 第48-49页 |
·选择与确定先行组织者 | 第49-51页 |
·动机理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 第51-55页 |
·提高学生对生物课程的重视 | 第52页 |
·注重实验和课外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动机 | 第52-53页 |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综合利用教学资源 | 第53-55页 |
·提高学习动机,要有融洽的师生关系 | 第55页 |
6. 研究对象的选取、内容与方法的设计 | 第55-58页 |
·调查对象 | 第55-56页 |
·调查内容 | 第56页 |
·调查方法 | 第5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6-58页 |
7. 结论与思考 | 第58-61页 |
附录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 | 第66-67页 |
谢辞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