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7页 |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16页 |
1.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四) 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16-17页 |
1.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6页 |
2. 本文的不足 | 第16-17页 |
一、 中学生社会责任感阐释 | 第17-22页 |
(一) 社会责任感的涵义及特征 | 第17-19页 |
1. 社会责任感的涵义 | 第17-18页 |
2. 社会责任感的特征 | 第18-19页 |
(二) 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内涵 | 第19页 |
(三) 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必要性 | 第19-22页 |
1. 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 | 第19-20页 |
2. 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 第20页 |
3. 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需要 | 第20页 |
4. 中学生成长和成才的需要 | 第20-22页 |
二、 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2-31页 |
(一) 中学生社会责任感主流是积极向上的 | 第22-23页 |
1. 政治热情比较高涨、爱国热情比较高昂 | 第22页 |
2. 创新意识强、成才意识强 | 第22-23页 |
3. 表现欲望强、参与意识强 | 第23页 |
(二) 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的问题 | 第23-26页 |
1. 集体观念淡薄、合作精神欠缺 | 第23-24页 |
2. 理想信念模糊、责任意识缺乏 | 第24-25页 |
3. 价值取向扭曲、奉献精神不足 | 第25-26页 |
(三) 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6-31页 |
1. 社会环境的干扰 | 第26-27页 |
2. 学校教育的不足 | 第27-28页 |
3. 家庭教育的欠缺 | 第28-29页 |
4. 学生自身的忽视 | 第29-31页 |
三、 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内容与途径 | 第31-46页 |
(一) 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内容 | 第31-35页 |
1. 情感教育 | 第31-32页 |
2. 责任观教育 | 第32-34页 |
3. 理想信念教育 | 第34-35页 |
(二) 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途径 | 第35-46页 |
1. 优化社会环境是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有力保障 | 第35-36页 |
2. 优化学校环境是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主要手段 | 第36-40页 |
3. 优化家庭环境是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重要环节 | 第40-41页 |
4. 加强自我教育是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有效途径 | 第41-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附录 | 第49-51页 |
后记 | 第51-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