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

LDLR激动剂模型的建立及其在黑茶降脂作用研究中的应用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8页
 1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的研究进展第9-12页
   ·LDLR的基因结构第9-10页
   ·LDLR的蛋白质结构第10页
   ·LDLR的基因调控第10页
   ·LDLR的生理功能第10-11页
   ·LDLR与降血脂作用第11-12页
 2 黑茶降血脂的研究进展第12-16页
   ·黑茶降血脂的细胞水平及动物试验第13-14页
   ·黑茶降血脂的临床试验第14页
   ·黑茶的高通量筛选辅助降血脂研究第14-15页
   ·黑茶降血脂作用机理第15-16页
     ·调节胆固醇代谢第15-16页
     ·调节甘油三酯代谢第16页
 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6-17页
 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7-18页
   ·研究内容第17页
     ·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质粒构建第17页
     ·LDLR模型的建立及优化第17页
     ·LDLR模型的应用第17页
   ·技术路线第17-18页
第二章 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质粒构建第18-3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9-24页
   ·试验材料、仪器与试剂第19页
   ·试验方法第19-24页
     ·pGL3-Basic载体大片断的制备第19-21页
     ·LDLR启动子片断的制备第21-22页
     ·LDLR启动子片断和pGL3-Basic载体大片断连接第22页
     ·重组质粒转化DH5α感受态细胞第22页
     ·菌落PCR方法鉴别重组质粒第22-23页
     ·双酶切鉴别重组质粒第23页
     ·测序及比对第23页
     ·重组质粒大量制备第23-2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4-28页
   ·pGL3-Basic载体大片断的制备第24-25页
   ·LDLR启动子的制备第25-26页
   ·菌落PCR鉴别重组质粒第26页
   ·双酶切鉴别重组质粒第26-27页
   ·测序及比对第27-28页
 3 讨论第28-29页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时,产生拖尾现象的原因与解决方法第28页
   ·PCR产物中出现非特异性扩增条带的原因与解决方法第28-29页
 4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LDLR模型的建立及优化第30-3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0-34页
   ·试验材料、仪器与试剂第30-31页
   ·试验方法第31-34页
     ·细胞培养第31-32页
     ·细胞的瞬时转染第32页
     ·报告基因检测第32-33页
     ·阳性药物辛伐他汀对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CCK8法)第33页
     ·共转染过程中质粒比的选择第33页
     ·阳性药物辛伐他汀作用的最佳浓度选择第33-34页
     ·模型的稳定性第34页
     ·模型的灵敏性第34页
     ·统计学处理第3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4-37页
   ·阳性药物辛伐他汀对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CCK8法)第34-35页
   ·共转染过程中质粒比的选择第35页
   ·阳性药物辛伐他汀作用的最佳浓度选择第35-36页
   ·模型的稳定性第36-37页
 3 讨论第37-38页
   ·关于LDLR/Luc系统构建原理第37页
   ·关于荧光素酶第37-38页
   ·关于Z'因子第38页
 4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四章 LDLR模型的应用第39-4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9-41页
   ·试验材料、仪器与试剂第39页
   ·试验方法第39-41页
     ·黑茶水提物的制备第39-40页
     ·细胞培养第40页
     ·8种黑茶水提取物对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CCK8法)第40页
     ·LDLR模型的建立第40-41页
     ·阳性样品的筛选第41页
     ·统计学处理第41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1-42页
   ·8种黑茶水提取物对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第41-42页
   ·阳性样品的筛选第42页
 3 讨论第42-43页
 4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五章 全文总结第44-45页
 1 本文主要研究结果第44页
 2 展望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50页
附录Ⅰ LDLR启动子正义链测序报告单第50-51页
附录Ⅱ LDLR启动子反义链测序报告单第51-52页
致谢第52-53页
作者简介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虎杖甙的提取、分离、纯化及酶解研究
下一篇:玉米赤霉烯酮对体外培养猪卵巢颗粒细胞的毒性作用及凋亡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