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平原地区节能建筑中浅层地热能的应用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22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页 |
·研究的内容、方法以及思路 | 第13-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国内外浅层地热能应用研究现状 | 第15-22页 |
·国外浅层地热能应用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国内浅层地热能研究应用现状 | 第18-21页 |
·浅层地热能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第21-22页 |
第2章 节能建筑与浅层地热能简介 | 第22-37页 |
·节能建筑简介 | 第22-29页 |
·我国当前建筑能耗概况 | 第22页 |
·节能建筑概念与发展历程 | 第22-25页 |
·节能建筑设计内容 | 第25-26页 |
·河北省平原地区建筑节能发展情况分析 | 第26-28页 |
·未来建筑节能的发展 | 第28-29页 |
·浅层地热能简介 | 第29-37页 |
·浅层地热能概念、特点与应用范围 | 第29-31页 |
·浅层地热能的开发方式与工作原理 | 第31-35页 |
·地源热泵技术的特点 | 第35-37页 |
第3章 河北省平原地区浅层地热能基本特征 | 第37-50页 |
·自然地理特征 | 第37-39页 |
·地形地貌特征 | 第37-38页 |
·气候特征 | 第38-39页 |
·降水特征 | 第39页 |
·区域地质特征 | 第39-41页 |
·含水层的空间分布及水文地质特征 | 第41-42页 |
·水质评价 | 第42-43页 |
·地温场特征 | 第43-45页 |
·本区地温场面貌 | 第43页 |
·地温梯度 | 第43-44页 |
·大地热流值 | 第44-45页 |
·浅层地热能资源储量 | 第45-46页 |
·计算原则 | 第45页 |
·计算公式 | 第45页 |
·计算结果 | 第45-46页 |
·热泵的适宜性 | 第46-47页 |
·热泵的适宜条件 | 第46页 |
·热泵的适宜性评价 | 第46-47页 |
·浅层地热能应用特点 | 第47-50页 |
·项目数量和服务面积呈快速增长趋势 | 第47-48页 |
·项目以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为主 | 第48页 |
·项目分布不均匀 | 第48-49页 |
·项目应用以民用建筑为主 | 第49-50页 |
第4章 节能建筑中浅层地热能的应用实例 | 第50-70页 |
·工程简介 | 第50-53页 |
·地理位置与设计理念 | 第50-51页 |
·功能与布局 | 第51页 |
·建设概况 | 第51-52页 |
·“四新四节一环保”技术的应用 | 第52-53页 |
·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 第53-54页 |
·建筑围护结构 | 第53-54页 |
·热桥的保温处理 | 第54页 |
·浅层地热能的应用 | 第54-64页 |
·采用土壤源地源热泵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 第55页 |
·浅层地质结构与埋管换热性能测试 | 第55-59页 |
·系统工作原理 | 第59页 |
·地源热泵系统 | 第59-62页 |
·冬夏热平衡的措施 | 第62页 |
·复核室外气象条件 | 第62-64页 |
·地源热泵的施工 | 第64-66页 |
·热交换器的安装 | 第64-65页 |
·室内空调系统的安装 | 第65页 |
·主机的安装 | 第65页 |
·调试 | 第65-66页 |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 第66-69页 |
·节能效益分析 | 第66-67页 |
·运行效果分析 | 第67-68页 |
·存在问题 | 第68页 |
·环境效益分析 | 第68-69页 |
·社会效益综合分析 | 第69-70页 |
结论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