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TIN到GRID的动态转换--基于四叉树的多分辨率显示及实时渲染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3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7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第7-11页
     ·三维地形生成技术的研究现状第7-9页
     ·三角网构建模型的研究现状第9页
     ·地形模型多分辨率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9-11页
   ·本文研究的具体内容第11页
   ·论文的内容与组织方式第11-13页
第二章 三维数字地形模型及 TIN 模型的关键技术第13-17页
   ·数字地面模型第13页
   ·数字高程模型第13-14页
   ·数字地形模型的表示第14-16页
     ·规则格网结构第14页
     ·不规则三角网格结构第14-15页
     ·TIN 的基本元素第15页
     ·TIN 的体系结构第15-16页
   ·本章总结第16-17页
第三章 三维离散数据的格网化第17-23页
   ·移动平均插值方法:距离倒数插值第17-18页
   ·改进的二次方程式 Shepard 方法第18-19页
   ·趋势面分析法第19-20页
   ·样条函数插值方法第20-22页
   ·本章总结第22-23页
第四章 基于优化变异函数克里金插值方法第23-36页
   ·Kriging 插值法的理论基础及其本质第23-26页
   ·普通克里格插值方法第26-28页
   ·基于优化变异函数的克里金插值方法在地形插值中的应用第28-31页
   ·基于优化变异函数的克里金网格化算法的实现第31-35页
   ·本章总结第35-36页
第五章 三维地形多分辨率建模及四叉树 lod 算法第36-45页
   ·多分辨率的概念及其描述第36-37页
   ·多分辨率三维地形模型及分类第37页
   ·层次细节模型(LOD)技术第37-38页
   ·基于四叉树的动态多分辨率 LOD 算法第38-44页
     ·基于四叉树的 LOD 算法原理第38-39页
     ·视点相关的节点评价系统和可见性剔除第39-40页
     ·四叉树 LOD 的裂缝消除第40-42页
     ·四叉树 LOD 存储结构的研究和设计第42-44页
   ·本章总结第44-45页
第六章 系统的设计和实现第45-51页
   ·系统的开发环境和设计第45-46页
     ·开发环境第45页
     ·系统的设计和实现第45-46页
   ·系统功能分析和测试第46-50页
     ·克里金插值方法的栅格化的应用第47-49页
     ·自适应四叉树的 LOD 地形实现第49-50页
   ·本章总结第50-51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51-53页
   ·论文总结第51页
   ·不足和展望第51-53页
致谢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土地利用时空数据库设计与实现--以太白县为例
下一篇:基于GIS的县级病虫害信息系统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