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国际石油安全形势下的中国石油期货市场建设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引言第10-16页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及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第二节 文献综述第11-13页
  一、 国内的文献综述第11-12页
  二、 国外的文献综述第12-13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文章结构第13-16页
  一、 研究方法第13-14页
  二、 文章结构第14-16页
第二章 国际石油安全形势第16-26页
 第一节 全球石油市场概述第16-18页
  一、 全球石油分布情况第16-17页
  二、 全球石油消费情况第17-18页
 第二节 石油安全形势分析第18-26页
  一、 国际石油业现状第18-19页
  二、 国际石油安全形势第19-22页
  三、 中国石油安全形势第22-26页
第三章 石油期货市场第26-40页
 第一节 石油的金融属性第26-28页
  一、 石油金融属性的概念第26页
  二、 石油金融化的历史第26-28页
 第二节 期货市场的特征、功能及作用第28-33页
  一、 期货市场的特征第28-29页
  二、 期货市场的功能第29-32页
  三、 期货市场的作用第32-33页
 第三节 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性分析第33-36页
  一、 数据的采集与处理第34页
  二、 实证分析第34-36页
 第四节 最优套期保值比率的计算第36-38页
  一、 最优套期保值比率计算公式的推导第36-37页
  二、 数据的采集与处理第37页
  三、 实证分析第37-38页
 第五节 石油期货市场现状第38-40页
第四章 建设中国石油期货市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第40-46页
 第一节 建设中国石油期货市场的必要性第40-43页
  一、 规避国际油价风险,提高国际竞争力第40-41页
  二、 争夺石油定价权,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第41-42页
  三、 调节市场供求关系,增强市场流动性第42页
  四、 建立石油战略储备,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第42-43页
 第二节 建设中国石油期货市场的可行性第43-46页
  一、 巨大的现货市场是保障期货市场建立的前提第43-44页
  二、 国内商品期货的发展为石油期货市场的建设提供了良好条件第44页
  三、 我国 20 世纪末石油期货市场成败的经验教训第44-45页
  四、 已上市期货品种的功能已初步发挥第45-46页
第五章 制约中国石油期货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建议第46-57页
 第一节 制约中国石油期货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第46-49页
  一、 产业模式不合理第46页
  二、 石油定价机制不健全第46-47页
  三、 风险控制系统不完善第47-48页
  四、 期货市场监管体系不到位第48-49页
  五、 期货市场法律体系不完备第49页
 第二节 完善中国石油期货市场的对策建议第49-57页
  一、 完善我国石油市场第49-52页
  二、 完善我国期货市场第52-55页
  三、 实施步骤第55-57页
第六章 结论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致谢第61-62页
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GIS的昆明主城建设用地扩展时空演变及驱动力研究
下一篇:Lh油田80后员工满意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