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煤炭资源型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以凤台县为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0页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一) 研究背景第10页
  (二) 研究意义第10-11页
 二、文献综述第11-20页
  (一) 国内研究情况第11-16页
  (二) 国外研究情况第16-20页
第二章 凤台县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特点第20-27页
 一、凤台县概况第20页
  (一) 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第20页
  (二) 资源交通第20页
 二、凤台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第20-27页
  (一)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经济增长不稳定第21-23页
  (二) 三大产业发展较快,但产业结构失衡第23-24页
  (三) 社会事业成效显著,但财力支持有限第24-25页
  (四) 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城镇化速度加快第25-26页
  (五) 环保工作扎实推进,但资源环境问题仍较突出第26-27页
第三章 凤台县经济发展与周边地区比较第27-30页
 一、与淮南市县区的比较第27-29页
  (一) 经济实力位居前列,增长速度不稳定第27页
  (二) 过度依赖第二产业,三产、非煤产业发展滞后第27-28页
  (三) 投资力度不足以支撑持续的经济增长第28-29页
 二、凤台县在中部地区县域经济的地位第29-30页
第四章 凤台县县域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第30-41页
 一、发展的优势第30-32页
  (一) 资源较为丰富第30页
  (二) 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第30页
  (三) 工业基础良好,发展潜力巨大第30-31页
  (四) 招商引资环境优良,对外开放强劲第31-32页
 二、发展的劣势第32-36页
  (一) 产业问题第32-33页
  (二) 生态环境问题第33-34页
  (三) 民生问题第34-35页
  (四) 创新问题第35-36页
 三、发展的机遇第36-37页
  (一) 国内外产业升级和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政策第36-37页
  (二) 合肥市经济圈辐射和淮南市带动能力的提升第37页
  (三) 煤炭资源优势充分发挥而产生的强大推动力第37页
  (四) 城市化进程加快有利于工业生产要素的集聚第37页
 四、挑战和制约因素第37-39页
  (一) 宏观政策面逐步趋紧,国内市场竞争加剧第37-38页
  (二) 科技对工业支撑较弱,人才后备资源不足第38页
  (三) 环境治理及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第38-39页
  (四) 工业发展受到软硬环境的制约第39页
 五、凤台县实施经济转型的迫切性和必要性第39-41页
第五章 促进凤台县采煤矿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第41-52页
 一、凤台县的经济转型对策建议第41-43页
  (一)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形成合理健全的工业体系第41页
  (二) 利用大项目带动,实现产业发展新突破第41-42页
  (三) 加快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提升工业竞争力第42页
  (四) 发展规模经济,做大做强企业集团第42-43页
 二、统筹城乡发展,提升城镇化水平第43-44页
  (一) 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以城带乡第43页
  (二) 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第43-44页
  (三) 建立城乡一体化调控体系第44页
  (四) 调整乡镇企业结构,发展乡镇工业第44页
 三、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第44-46页
  (一) 治理沉陷区是凤台县生态修复的首要任务第44-45页
  (二) 减少“三废”排放,加大节能减排工作第45页
  (三) 加快土地复垦和废弃地整理第45-46页
 四、凤台县的社会转型对策建议第46-52页
  (一)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完善人才保障机制第46-48页
  (二) 切实繁荣文化事业,积极培育文化产业第48-50页
  (三) 提高医疗保障水平,稳步推进社会保障第50-52页
第六章 结论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致谢第57-5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金融发展视角的安徽省城乡收入差距研究
下一篇:安徽省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