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3页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一) 选题的背景 | 第9页 |
(二) 选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二、研究思路及框架 | 第10-12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2页 |
四、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12页 |
五、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回顾与研究动态 | 第13-18页 |
一、金融发展理论 | 第13-14页 |
(一) 戈德史密斯的金融发展理论 | 第13页 |
(二)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 | 第13页 |
(三) 新金融发展理论 | 第13-14页 |
(四) 金融约束理论 | 第14页 |
二、收入分配关系理论 | 第14-15页 |
(一) 二元经济理论 | 第14页 |
(二) 地区收入不平衡理论 | 第14-15页 |
(三) 规模收入分配理论 | 第15页 |
三、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关系的理论 | 第15-17页 |
四、对相关研究的简要评述 | 第17-18页 |
第三章 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机理分析 | 第18-22页 |
一、金融发展的门槛效应 | 第18-19页 |
二、金融发展的非均衡效应 | 第19页 |
三、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 | 第19-21页 |
四、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四章 安徽省金融发展现状分析 | 第22-34页 |
一、安徽省金融发展的现状 | 第22-25页 |
二、安徽省金融发展状况的测度 | 第25-31页 |
三、安徽省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1-34页 |
第五章 安徽省城乡收入差距现状分析 | 第34-41页 |
一、安徽省城乡收入差距基本情况 | 第34-36页 |
(一) 安徽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量的变化趋势 | 第34-35页 |
(二) 安徽省城乡居民收入来源情况 | 第35-36页 |
二、安徽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度量 | 第36-39页 |
(一) 安徽省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 第36-37页 |
(二) 泰尔指数 | 第37-39页 |
三、安徽省与中部其他五省城乡收入差距的比较分析 | 第39-41页 |
第六章 安徽省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实证研究 | 第41-54页 |
一、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 第41-42页 |
(一) 指标的选取 | 第41-42页 |
(二) 数据来源与说明 | 第42页 |
二、实证分析 | 第42-52页 |
(一) 平稳性检验 | 第43-45页 |
(二) VAR模型 | 第45-47页 |
(三) Johansen协整检验与VEC模型 | 第47-48页 |
(四)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 第48-50页 |
(五) 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 | 第50-52页 |
三、实证研究结果分析 | 第52-54页 |
第七章 政策建议及研究结论 | 第54-59页 |
一、政策建议 | 第54-57页 |
二、研究结论及展望 | 第57-59页 |
(一) 研究结论 | 第57-58页 |
(二) 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附图表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