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公共领域比较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10页
1 绪论第10-18页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10-12页
     ·选题背景第10-11页
     ·选题意义第11-12页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2-15页
     ·国外相关研究第12-14页
     ·国内相关研究第14-15页
   ·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第15-16页
   ·研究工具与方法第16-17页
     ·理论工具第16-17页
     ·方法工具第17页
   ·主要创新点第17-18页
2 公共领域比较研究的基本理论第18-30页
   ·公共领域概念的比较研究第18-23页
     ·国外学者对于公共领域概念的研究第18-21页
     ·国内学者对于公共领域概念的研究第21-22页
     ·国内外公共领域概念的比较分析第22-23页
   ·公共领域特征的比较研究第23-27页
     ·国外公共领域的特征第24-25页
     ·国内公共领域的特征第25-26页
     ·国内外公共领域特征的比较分析第26-27页
   ·公共领域功能的比较研究第27-30页
     ·以公众为视角分析第27-28页
     ·公共权力为视角分析第28-30页
3 公共领域边界与范畴的比较研究第30-39页
   ·公共权力领域的边界与范畴第30-31页
   ·私人领域的边界与范畴第31-32页
   ·公共领域的边界与范畴第32-37页
     ·国外公共领域的边界与范畴第32-34页
     ·国内公共领域的边界与范畴第34-36页
     ·国内外公共领域边界与范畴的比较分析第36-37页
   ·公共领域、私人领域与公共权力领域的关系第37-39页
4 公共领域与政府关系的比较研究第39-51页
   ·国内外公共领域与政府关系的现状分析第39-43页
     ·国外公共领域与政府关系的现状第39-40页
     ·国内公共领域与政府关系的现状第40-42页
     ·国内外公共领域与政府关系的比较分析第42-43页
   ·我国公共领域与政府关系的困境分析第43-46页
     ·公共领域的自主发展空间狭窄第43-44页
     ·公共领域的界限与政府的职能定位存在矛盾第44-45页
     ·公共领域与政府间缺少良性互动机制第45-46页
   ·实现公共领域与政府良性互动的若干思考第46-51页
     ·合理划定社会结构,确保公共领域的发展空间第46-47页
     ·明确政府的职能定位,促进公共领域的发展第47-48页
     ·建立公共领域与政府间的良性互动机制第48-51页
5 结论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致谢第54-55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信息时代的隐私权保护研究
下一篇: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