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目录 | 第9-12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2-59页 |
·H_2O_2的性质、用途、生产技术现状及新技术研发动态 | 第12-24页 |
·H_2O_2的物化性质与用途 | 第12页 |
·H_2O_2的生产技术现状 | 第12-14页 |
·H_2O_2合成新技术的研发 | 第14-24页 |
·非平衡等离子体反应及其工程化研究 | 第24-36页 |
·非平衡等离子体在化学领域的主要应用 | 第25-28页 |
·非平衡等离子体技术的放大工程化研究 | 第28-30页 |
·非平衡等离子体技术中的能量注入效率研究 | 第30-33页 |
·等离子体反应中电参数的测量 | 第33-36页 |
·环氧丙烷(PO)的性质、用途、生产技术现状及新技术研发动态 | 第36-47页 |
·环氧丙烷的性质、用途及生产技术现状 | 第36-37页 |
·环氧丙烷生产新技术研发进展 | 第37-47页 |
·本论文的选题及主要研究思路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9页 |
2 实验装置与方法 | 第59-67页 |
·多管并联等离子体反应器放大合成H_2O_2的装置 | 第59-60页 |
·等离子体电源与反应器负载的阻抗匹配研究装置 | 第60页 |
·反应器负载参数测量装置 | 第60-61页 |
·等离子体法合成H_2O_2与丙烯环氧化反应的集成装置 | 第61-63页 |
·催化剂合成及分析检测仪器 | 第63-64页 |
·研究中所用到的评价参数 | 第64-66页 |
·等离子体法直接合成H_2O_2过程的评价参数 | 第64页 |
·H_2O_2合成过程中能量效率的评价参数 | 第64页 |
·TS-1催化丙烯环氧化过程的评价参数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7页 |
3 多管并联反应器放大合成H_2O_2的研究 | 第67-89页 |
·反应器放大方式的选择 | 第67-69页 |
·放大过程中的放电图像及电压电流波形 | 第69-70页 |
·放大过程中的氢氧等离子体反应特性 | 第70-72页 |
·放大过程中的能量效率变化 | 第72-75页 |
·H_2O_2合成装置的能量消耗分析 | 第75-77页 |
·原料气气速及组成对放大合成H_2O_2的影响 | 第77-81页 |
·原料气总流速对放大合成H_2O_2的影响 | 第77-79页 |
·原料气中氧浓度对放大合成H_2O_2的影响 | 第79-81页 |
·气体处理量相同时放电管数量对放大合成H_2O_2的影响 | 第81-84页 |
·单管体积放大对合成H_2O_2能效的影响 | 第84-87页 |
·小结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89页 |
4 高能效反应器的设计 | 第89-105页 |
·放电管电极间距的优化 | 第89-91页 |
·放电管高压电极材质的改进 | 第91-93页 |
·反应器放电区长度的影响 | 第93-95页 |
·电源放电频率的优化 | 第95-98页 |
·反应器结构及放电频率的优化结果 | 第98-99页 |
·优化后放电管放大合成H_2O_2的研究 | 第99-103页 |
·放大过程中的反应特性 | 第99-100页 |
·放大过程中的能量效率变化 | 第100-103页 |
·小结 | 第103-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05页 |
5 电源与反应器负载的阻抗匹配研究 | 第105-116页 |
·放电系统的谐振问题分析 | 第105-107页 |
·电源放电频率对阻抗匹配的影响 | 第107-110页 |
·反应器电极间距对阻抗匹配的影响 | 第110-112页 |
·高压电极材质对阻抗匹配的影响 | 第112-113页 |
·小结 | 第113-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16页 |
6 等离子体法合成H_2O_2与丙烯催化环氧化的集成研究 | 第116-124页 |
·现场制备H_2O_2氧化剂溶液 | 第116-119页 |
·氢氧等离子体直接合成H_2O_2过程 | 第116-117页 |
·H_2O_2氧化剂溶液的现场制备 | 第117-119页 |
·TS-1催化的现场H_2O_2/丙烯环氧化反应 | 第119-122页 |
·小结 | 第122-123页 |
参考文献 | 第123-124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24-126页 |
·结论 | 第124-125页 |
·展望 | 第125-126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126-12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127-129页 |
致谢 | 第129-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