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缩略词 | 第14-15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5-28页 |
·分子标记概述 | 第15-18页 |
·RFLP | 第15-16页 |
·RAPD | 第16页 |
·SSR | 第16页 |
·ISSR | 第16-17页 |
·AFLP | 第17页 |
·SRAP | 第17-18页 |
·SNP | 第18页 |
·遗传图谱 | 第18-22页 |
·构建遗传图谱的理论依据 | 第18页 |
·构建遗传图谱的主要步骤 | 第18-20页 |
·果树遗传图谱构建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QTL 定位 | 第22-24页 |
·QTL 定位的原理和方法 | 第22-23页 |
·果树 QTL 定位研究进展 | 第23-24页 |
·葡萄抗寒性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 第24-27页 |
·葡萄抗寒性遗传研究进展 | 第24-25页 |
·葡萄抗寒育种研究进展 | 第25-27页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7-28页 |
第二章 葡萄作图群体的创建 | 第28-3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8-30页 |
·创建群体选用的亲本材料 | 第28页 |
·DNA 提取和质量检测 | 第28-29页 |
·RS 群体的杂种真实性鉴定 | 第29-3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0-32页 |
·DNA 的提取和质量检测 | 第30-31页 |
·RS 群体的杂种鉴定 | 第31-32页 |
·讨论 | 第32-33页 |
·关于作图群体的亲本选择 | 第32-33页 |
·关于杂种鉴定 | 第33页 |
·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葡萄 SRAP 和 SSR 分子标记体系的优化 | 第34-4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4-37页 |
·材料 | 第34-35页 |
·方法 | 第35-3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7-41页 |
·多因素组合对 SRAP-PCR 的影响 | 第37页 |
·SRAP-PCR 反应体系的验证 | 第37-38页 |
·退火温度对 SSR 反应的影响 | 第38-41页 |
·讨论 | 第41-42页 |
·小结 | 第42-44页 |
第四章 葡萄分子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 第44-8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4-47页 |
·试验材料 | 第44页 |
·试验方法 | 第44-4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7-76页 |
·作图群体的 SRAP 分析结果 | 第47-54页 |
·作图群体的 SSR 分析结果 | 第54-61页 |
·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 | 第61-76页 |
·讨论 | 第76-79页 |
·关于 SSR 标记在‘红地球’和‘双优’杂交群体中分离情况与其在构图中的利用 | 第76-77页 |
·关于 SSR 标记的杂合率 | 第77页 |
·关于标记的偏分离 | 第77-78页 |
·关于新增的 SRAP 标记和图谱的质量 | 第78-79页 |
·小结 | 第79-80页 |
第五章 葡萄抗寒性的 QTL 定位 | 第80-9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80-81页 |
·材料 | 第80页 |
·抗寒性的表型鉴定 | 第80-8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81-92页 |
·作图群体抗寒性鉴定结果 | 第81-87页 |
·抗寒性表型值在两个群体中的次数分布 | 第87-88页 |
·抗寒性 QTL 定位分析 | 第88-92页 |
·讨论 | 第92页 |
·关于 QTL 定位 | 第92页 |
·关于 QTL 在分子辅助育种中应用 | 第92页 |
·小结 | 第92-9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点 | 第94-96页 |
·主要结论 | 第94-95页 |
·创新点 | 第95页 |
·下一步研究设想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7页 |
致谢 | 第107-10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08-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