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21页 |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课题来源 | 第12页 |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四川省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地质地球化学与名特优农产品产地的关系 | 第16-17页 |
| ·研究评述 | 第17页 |
|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研究目标 | 第17-18页 |
|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 ·研究思路 | 第18页 |
|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 ·论文创新点 | 第19-20页 |
| ·论文框架 | 第20-21页 |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第21-31页 |
| ·研究区概况 | 第21-27页 |
| ·地理位置 | 第21-22页 |
| ·气候与水文 | 第22页 |
| ·地质构造 | 第22-23页 |
| ·土地与土壤 | 第23-24页 |
| ·农业种植 | 第24-26页 |
| ·社会经济 | 第26-27页 |
| ·研究方法 | 第27-31页 |
| ·典型地质单元特征研究 | 第27页 |
| ·地球化学研究 | 第27-28页 |
| ·样品分析测试 | 第28-29页 |
| ·数据处理与编图 | 第29-31页 |
| 第3章 成都平原第四纪地质环境特征 | 第31-49页 |
| ·地质构造及岩石特征 | 第31-35页 |
| ·川西山前拗陷盆地(Ⅰ1 -4-1) | 第31页 |
| ·龙门前山盖层逆冲带(Ⅰ1 -1-2) | 第31-35页 |
| ·龙泉山前缘隆起带(Ⅰ1 -4-2) | 第35页 |
| ·峨眉山断块(Ⅰ1-4-4) | 第35页 |
| ·第四系岩石地层 | 第35-40页 |
| ·总体特征 | 第35-37页 |
| ·不同第四系单元的分布 | 第37-40页 |
| ·不同水系第四系沉积物 | 第40-49页 |
| ·不同河流源区岩石特征 | 第40-42页 |
| ·不同河流源区地球化学特征 | 第42-49页 |
| 第4章 成都平原区第四纪地球化学特征 | 第49-97页 |
| ·典型剖面地球化学特征 | 第49-58页 |
| ·剖面描述 | 第50-52页 |
| ·变化规律 | 第52-58页 |
| ·不同时代第四纪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 第58-70页 |
| ·深层土壤中元素丰度特征 | 第58-62页 |
| ·表层土壤元素丰度特征 | 第62-66页 |
| ·元素分布的异同 | 第66-69页 |
| ·成都平原第四纪环境中氧化物或指标的比值及其特征 | 第69-70页 |
| ·不同流域第四系地球化学特征 | 第70-74页 |
| ·表层土壤地球化学富集系数 | 第70-71页 |
| ·标志元素 | 第71-73页 |
| ·表层环境对风化作用的响应 | 第73-74页 |
| ·表层环境风化指数及意义 | 第74页 |
| ·不同流域单元深层、表层地球化学对比分析 | 第74-78页 |
| ·相对丰度 | 第74-76页 |
| ·富集成分 | 第76-77页 |
| ·富集成因 | 第77页 |
| ·亏损成分 | 第77-78页 |
| ·亏损成因 | 第78页 |
| ·典型流域不同阶地土壤地球化学对比 | 第78-90页 |
| ·金马河流域高阶地和低阶地对比 | 第78-84页 |
| ·西河-南河流域高阶地和低阶地对比 | 第84-89页 |
| ·西河-南河高、低阶地地球化学特征对于风化作用的响应 | 第89-90页 |
| ·地球化学与地质响应关系 | 第90-97页 |
| ·氧化物比值选择及其意义 | 第90-91页 |
| ·利用深层土壤氧化比值划分流域及物源区 | 第91-94页 |
| ·利用表层土壤氧化物比值初步划分阶地类型 | 第94-97页 |
| 第5章 农业种植区地球化学响应 | 第97-119页 |
| ·成都平原农业种植区种植作物分布 | 第97-98页 |
| ·土地安全性响应 | 第98-108页 |
| ·农区土壤酸碱性响应 | 第98-104页 |
|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 第104-105页 |
| ·分级指数的计算 | 第105页 |
| ·农区土壤环境质量地球化学分等 | 第105-108页 |
| ·农产品安全性响应 | 第108-115页 |
| ·大宗农产品安全性响应 | 第108-112页 |
| ·典型名特优农作物地球化学响应 | 第112-115页 |
| ·川芎 | 第112页 |
| ·大蒜 | 第112-114页 |
| ·柑橘 | 第114页 |
| ·烟叶 | 第114-115页 |
| ·成都平原区表生生态系统响应分析 | 第115-119页 |
| ·名特优农作物产地环境概要 | 第115-116页 |
| ·名特优农产品产地保护与可持续性发展 | 第116-119页 |
| 结论 | 第119-121页 |
| 致谢 | 第121-12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2-128页 |
| 攻读博士期间承担的科研项目及主要成果 | 第128-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