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入侵害虫—扶桑绵粉蚧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目录 | 第10-12页 |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2-19页 |
| 1 扶桑绵粉蚧的起源、分布及发生现状 | 第12-13页 |
| 2 扶桑绵粉蚧的寄主范围及危害性 | 第13-14页 |
| 3 扶桑绵粉蚧的防治 | 第14-16页 |
| 4 扶桑绵粉蚧对棉花的危害 | 第16-17页 |
| 5 本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 第17-19页 |
| 第二部分 研究论文 | 第19-53页 |
| 第一章 扶桑绵粉蚧的形态学特征和个体发育研究 | 第19-27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9-21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1-26页 |
| 3 讨论 | 第26-27页 |
| 第二章 扶桑绵粉蚧的生殖方式研究 | 第27-37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7-29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9-35页 |
| 3 讨论 | 第35-37页 |
| 第三章 不同寄主植物对扶桑绵粉蚧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37-45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7-39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9-43页 |
| 3 讨论 | 第43-45页 |
| 第四章 温度对扶桑绵粉蚧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45-53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5-47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7-52页 |
| 3 讨论 | 第52-53页 |
| 第三部分 总结与展望 | 第53-55页 |
| 1 总结 | 第53-54页 |
| 2 展望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63页 |
| 附录A 试验仪器与装置 | 第63-6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