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中黄芩苷的提取分离及测定方法的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概述 | 第9-10页 |
·黄芩的生物学性状 | 第10-11页 |
·土壤适应性 | 第10页 |
·生殖特性 | 第10-11页 |
·黄芩中的化学成分 | 第11-12页 |
·黄酮和黄酮醇类 | 第11页 |
·二氢黄酮和二氢黄酮醇类 | 第11-12页 |
·黄烷酮类成分 | 第12页 |
·查尔酮成分 | 第12页 |
·苯乙醇苷 | 第12页 |
·挥发油类 | 第12页 |
·黄芩苷的理化性质 | 第12-13页 |
·黄芩苷的药理作用 | 第13-15页 |
·抗菌作用 | 第13页 |
·抗炎作用 | 第13页 |
·清除氧自由基及抗氧化作用 | 第13-14页 |
·降压、利尿作用 | 第14页 |
·利胆、解痉作用 | 第14页 |
·镇静作用 | 第14页 |
·抗肿瘤作用 | 第14页 |
·抗HIV-1活性 | 第14-15页 |
·黄芩苷的提取方法 | 第15-17页 |
·碱性水或碱性稀醇提取 | 第15页 |
·水煎煮提取法 | 第15页 |
·水浴回流提取法 | 第15-16页 |
·超声提取法 | 第16页 |
·微波提取法 | 第16页 |
·酶解法 | 第16-17页 |
·黄芩苷分离纯化方法 | 第17-18页 |
·酸碱分离法 | 第17页 |
·水相萃取法 | 第17页 |
·柱色谱法 | 第17页 |
·结晶法 | 第17-18页 |
·黄芩苷含量的测定方法 | 第18页 |
·紫外分光光度法 | 第18页 |
·薄层色谱扫描法 | 第18页 |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第18页 |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意义 | 第18-20页 |
第二章 黄芩苷的提取工艺研究 | 第20-37页 |
·煎煮法提取黄芩中的黄芩苷 | 第21-23页 |
·提取原理 | 第21页 |
·实验部分 | 第21-2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2-23页 |
·水浴回流提取黄芩苷 | 第23-27页 |
·提取原理 | 第23-24页 |
·实验部分 | 第2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4-27页 |
·超声提取 | 第27-31页 |
·提取原理 | 第27页 |
·实验部分 | 第27-2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8-31页 |
·微波提取黄芩苷 | 第31-34页 |
·提取原理 | 第31页 |
·实验方法 | 第3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1-34页 |
·微波的正交实验 | 第34-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黄芩苷的分离及纯化工艺研究 | 第37-49页 |
·沉淀分离法 | 第37-39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37页 |
·实验原理 | 第37页 |
·实验部分 | 第37-3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9页 |
·双水相萃取法 | 第39-48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39页 |
·实验原理 | 第39-40页 |
·影响因素 | 第40页 |
·实验部分 | 第40-4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1-48页 |
·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黄芩苷的分析测定研究 | 第49-57页 |
·黄芩苷的定性分析 | 第49-50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49页 |
·实验部分 | 第49-50页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芩苷的含量 | 第50-53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50页 |
·实验部分 | 第50-5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1-53页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苷的含量 | 第53-56页 |
·测定原理 | 第53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53页 |
·实验部分 | 第5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3-56页 |
·小结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