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等离子体强化中低阶煤的可溶性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5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能源、资源与环境 | 第10-12页 |
1.3 中低阶煤的处理技术 | 第12-15页 |
1.3.1 水热处理技术 | 第12-13页 |
1.3.2 酸处理技术 | 第13-14页 |
1.3.3 溶剂溶胀处理技术 | 第14-15页 |
1.3.4 烷基化预处理技术 | 第15页 |
1.4 等离子技术 | 第15-20页 |
1.4.1 等离子处理技术 | 第16页 |
1.4.2 等离子体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 第16-17页 |
1.4.3 等离子体的分类 | 第17-20页 |
1.5 等离子体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 | 第20-22页 |
1.5.1 等离子体在烟气处理中的应用 | 第20页 |
1.5.2 等离子体在燃烧中的应用 | 第20-21页 |
1.5.3 热等离子体裂解煤制乙炔 | 第21-22页 |
1.6 影响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的因素分析 | 第22页 |
1.7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2-24页 |
1.8 本文的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第二章 反应机理初探 | 第25-30页 |
2.1 煤的结构 | 第25-26页 |
2.1.1 煤的分子结构 | 第25页 |
2.1.2 煤的堆垛结构与孔隙结构 | 第25-26页 |
2.2 DBD等离子体的产生 | 第26-27页 |
2.3 等离子体与煤的作用过程 | 第27-29页 |
2.4 溶剂处理的影响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实验部分 | 第30-35页 |
3.1 实验仪器 | 第30-32页 |
3.2 实验试剂与气体 | 第32页 |
3.3 实验过程 | 第32-33页 |
3.3.1 煤样的制备 | 第32页 |
3.3.2 煤样的溶剂处理 | 第32页 |
3.3.3 煤样的DBD处理与溶剂萃取 | 第32-33页 |
3.4 反应效果的评价 | 第33页 |
3.5 表征方法 | 第33-35页 |
3.5.1 元素分析 | 第33-34页 |
3.5.2 红外分析 | 第34页 |
3.5.3 GC/MS分析 | 第34-35页 |
第四章 DBD等离子体作用于煤的实验研究 | 第35-64页 |
4.1 溶剂处理煤 | 第35-38页 |
4.1.1 元素分析与工业分析 | 第35-36页 |
4.1.2 红外分析 | 第36-38页 |
4.2 氮气DBD等离子体处理煤 | 第38-55页 |
4.2.1 输入电压对煤可溶性的影响 | 第39-40页 |
4.2.2 处理次数对煤可溶性的影响 | 第40-42页 |
4.2.3 单次处理时间对煤可溶性的影响 | 第42-43页 |
4.2.4 混合溶剂对煤可溶性的影响 | 第43-45页 |
4.2.5 元素分析与工业分析 | 第45-46页 |
4.2.6 红外分析 | 第46-50页 |
4.2.7 GC/MS分析 | 第50-55页 |
4.3 空气DBD等离子体处理煤 | 第55-64页 |
4.3.1 输入电压对煤可溶性的影响 | 第55-56页 |
4.3.2 处理次数对煤可溶性的影响 | 第56-57页 |
4.3.3 单次处理时间对煤可溶性的影响 | 第57-58页 |
4.3.4 工业分析与元素分析 | 第58-59页 |
4.3.5 红外分析 | 第59页 |
4.3.6 GC/MS分析 | 第59-64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64-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