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汇兑、对外金融关系论文

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方向和路径选择

中文摘要第1-3页
英文摘要第3-8页
0 导论第8-12页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8-9页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9-10页
   ·研究方法第10-11页
   ·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第11-12页
1 人民币升值压力及其争论第12-20页
   ·背景介绍第12-14页
   ·最近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压力分析第14-17页
     ·外在升值压力第14-15页
     ·美日策动升值论的原因分析第15-17页
   ·人民币升值的深层内部原因分析第17-20页
     ·劳动生产率相对高增长第17-18页
     ·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第18-19页
     ·金融开放条件下国际资本的长期持续流入第19-20页
2 二战后国际汇率制度理论阐述第20-35页
   ·战后国际汇率制度的演进第20-23页
     ·战后国际汇率制度的演变第20-21页
     ·世界各国汇率安排现状以及主要汇率制度的特点第21-23页
   ·国际汇率制度选择的理论阐述第23-32页
     ·浮动汇率制和固定汇率制度的比较第24-26页
     ·三元悖论第26-27页
     ·原罪论第27-28页
     ·害怕浮动论第28-30页
     ·两极汇率制度论(Two Poles又称中间制度消失论)第30-32页
   ·简单总结评析第32-35页
     ·“两极汇率制度”不适应中国国情第32页
     ·“原罪论”切中时弊第32-33页
     ·“害怕浮动论”矛盾中的艰难选择第33页
     ·“三元悖论”第33-34页
     ·小结第34-35页
3 我国汇率制度的现状、特点和缺陷分析第35-46页
   ·我国汇率制度的变迁以及现状分析第35-37页
     ·1949-1952 浮动汇率第35页
     ·1953-1973 固定汇率第35页
     ·1973-1980 盯住汇率第35-36页
     ·1981-1993 双轨制第36页
     ·1994-2005 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第36-37页
   ·中国现行汇率制度的弊端第37-42页
     ·削弱了我国货币政策的效力第38页
     ·汇率生成机制扭曲第38-39页
     ·基础汇率的确定缺乏准确的依据第39-40页
     ·外汇储备面临极大的汇率风险第40-41页
     ·外汇市场主体缺失第41-42页
   ·我国现行汇率制度的效率分析第42-46页
     ·我国目前盯住汇率制的相对合理性第42-44页
     ·现行汇率制度的效率分析以及改革的必然性第44-46页
4 我国汇率制度变革的战略选择、实践与探讨第46-58页
   ·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短期持续性—兼论退出时机第46-51页
     ·关于退出战略的理论研究与时机分析第46-48页
     ·当前进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不利条件与成本分析第48-49页
     ·当前进行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有利条件以及收益分析第49-50页
     ·结论第50-51页
   ·维持现行汇率制度的政策措施第51-55页
     ·在国际收支平衡表内部改善国际收支失衡第51-52页
     ·加强内部经济结构改革第52页
     ·加强央行对冲操作第52-53页
     ·完善汇率形成机制第53页
     ·化解国际压力,淡化政治色彩第53-54页
     ·积极加强东亚区域货币合作第54-55页
   ·迈向开放经济背景下,中国汇率制度选择的路径安排第55-58页
     ·短期,巩固盯住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第55页
     ·中期,改盯住汇率制为汇率目标区制度第55-56页
     ·长期,退出中间制度,跃向独立的浮动汇率制第56-58页
5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中期选择—汇率目标区第58-69页
   ·汇率目标区理论简介第58-59页
     ·汇率目标区制度(exchange rate target-zone)第58页
     ·汇率目标区之“蜜月效应”第58-59页
     ·汇率目标区之“离婚效应”第59页
   ·汇率目标区实例分析第59-64页
     ·波兰汇率制度的改革、演变历程及其评价第59-62页
     ·欧洲货币体系运行的经验教训以及启示第62-63页
     ·印尼的实践第63页
     ·建立人民币汇率目标区的现实意义第63-64页
   ·我国汇率目标区制度框架设计的基本思路第64-69页
     ·汇率目标区中心货币的确定第64-65页
     ·汇率目标区基础均衡汇率 FEER的确定第65-66页
     ·汇率目标区波动幅度的确定第66页
     ·中央银行进行汇率干预的时机选择第66-67页
     ·中央银行的干预手段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3页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第73-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信用风险研究
下一篇:完善资本市场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