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0-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30页 |
·RoF 系统介绍 | 第13-19页 |
·RoF 系统的产生背景 | 第13-15页 |
·RoF 系统的结构与基本原理 | 第15-16页 |
·RoF 系统的优点与应用 | 第16-19页 |
·60GHz RoF 系统 | 第19-26页 |
·60GHz RoF 技术的发展 | 第19-21页 |
·60GHz RoF 系统中的关键器件与关键技术 | 第21-25页 |
·60GHz RoF 系统中的研究热点 | 第25-26页 |
·基于 RoF 系统框架的光域微波信号处理技术 | 第26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第26-30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6-29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9-30页 |
第2章 60GHz RoF 系统中低成本全双工传输技术研究 | 第30-53页 |
·本章引论 | 第30-31页 |
·基本原理介绍与相关理论分析 | 第31-45页 |
·OCS 调制原理 | 第31-33页 |
·中心站端下行 RoF 信号与光本振载波的调制产生原理 | 第33-36页 |
·基站端下行混合光信号的使用及上行 RoF 信号的调制原理 | 第36-37页 |
·用于波长选择的双峰光纤布拉格光栅设计原理 | 第37-38页 |
·光纤链路中色散效应对光信号传输的影响分析 | 第38-45页 |
·实验验证及结果讨论 | 第45-51页 |
·下行链路构建 | 第45-50页 |
·上行链路构建 | 第50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3章 60GHz RoF 技术与有线接入技术融合方案研究 | 第53-73页 |
·本章引论 | 第53-55页 |
·基本原理介绍与相关理论分析 | 第55-65页 |
·P-OCS 的调制原理 | 第55-57页 |
·中心站端 RoF 信号与基带信号混合调制原理 | 第57-59页 |
·非等间隔间插复用的无串扰传输条件分析 | 第59-62页 |
·远端接入点处不同信号的选择原理 | 第62-64页 |
·光纤链路中色散效应对光信号传输的影响分析 | 第64-65页 |
·实验验证及结果讨论 | 第65-71页 |
·实验系统构建 | 第65-69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9-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4章 60GHz RoF 系统中矢量信号的光学方法产生与传输技术研究 | 第73-91页 |
·本章引论 | 第73-74页 |
·基本原理介绍与相关理论分析 | 第74-80页 |
·强度-相位协同调制方式原理 | 第74-77页 |
·同相-正交协同调制方式原理 | 第77-79页 |
·光纤链路中色散效应对光信号传输的影响分析 | 第79-80页 |
·仿真验证 | 第80-83页 |
·强度-相位协同调制方式的仿真验证 | 第81-82页 |
·同相-正交协同调制方式的仿真验证 | 第82-83页 |
·实验验证与结果讨论 | 第83-89页 |
·强度-相位协同调制方式实验验证 | 第83-87页 |
·同相-正交协同调制方式实验验证 | 第87-89页 |
·本章小结 | 第89-91页 |
第5章 光域微波信号放大技术研究 | 第91-108页 |
·本章引论 | 第91-92页 |
·基本原理介绍与相关理论分析 | 第92-102页 |
·光域微波信号放大技术基本原理 | 第92页 |
·系统微波增益分析 | 第92-99页 |
·系统噪声性能分析 | 第99-101页 |
·系统非线性性能分析 | 第101-102页 |
·实验验证与结果讨论 | 第102-106页 |
·本章小节 | 第106-108页 |
第6章 光域微波信号滤波技术研究 | 第108-125页 |
·本章引论 | 第108-109页 |
·基本原理介绍与相关理论分析 | 第109-114页 |
·非相干 MPF 的基本原理介绍 | 第109-111页 |
·基于基本滤波单元重组的非相干 MPF 设计思路 | 第111页 |
·非相干 MPF 的滤波响应函数分解 | 第111-113页 |
·基本滤波单元的特征分析与选取原则 | 第113-114页 |
·基于基本滤波单元重组的非相干 MPF 设计流程 | 第114页 |
·设计实例 | 第114-120页 |
·实验验证与结果讨论 | 第120-123页 |
·本章小节 | 第123-125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25-131页 |
·论文工作总结 | 第125-129页 |
·未来相关工作展望 | 第129-131页 |
参考文献 | 第131-138页 |
致谢 | 第138-140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40-1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