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任的物流服务商评价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3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3-20页 |
·信任的定义、本质及种类 | 第13-16页 |
·信任管理的研究 | 第16-17页 |
·信任对物流联盟的作用 | 第17-19页 |
·物流联盟企业相互信任关系 | 第19-20页 |
·研究内容、方法及论文框架 | 第20-21页 |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论文框架 | 第21页 |
·论文的创新点、难点及不足 | 第21-23页 |
·创新点 | 第21-22页 |
·难点 | 第22页 |
·不足 | 第22-23页 |
第2章 相关的理论基础 | 第23-39页 |
·信任的理论方法 | 第23-31页 |
·基于知识管理的信任研究 | 第23-24页 |
·基于模糊理论的信任研究 | 第24-25页 |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信任研究 | 第25-28页 |
·基于多属性决策理论的信任研究 | 第28-31页 |
·BP神经网络 | 第31-35页 |
·BP神经网络的基本思想及步骤 | 第31-34页 |
·改进的BP算法 | 第34-35页 |
·物流商选择中的信任问题分析 | 第35-38页 |
·现存信任问题的具体表现 | 第35-37页 |
·严重后果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3章 基于信任的物流服务商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第39-54页 |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第39-40页 |
·基于信任的物流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40-45页 |
·信任的来源因素分析 | 第40-42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42-45页 |
·信任因素权重计算 | 第45-53页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第二层信任评估 | 第45-47页 |
·第二层Bi相对权重的计算 | 第47-48页 |
·基于模糊逻辑法的第三层信任评估 | 第48-49页 |
·第三层Ci相对权重的计算 | 第49-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4章 物流服务商信任识别模型 | 第54-70页 |
·样本选取 | 第54-55页 |
·交通运输行业概况 | 第54页 |
·样本选取 | 第54-55页 |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物流商信任识别模型 | 第55-63页 |
·研究假设 | 第56页 |
·建立BP神经网络 | 第56页 |
·指标的处理 | 第56-57页 |
·传递函数及训练函数的选择 | 第57-58页 |
·隐含层节点数的选取 | 第58-62页 |
·模型的确定 | 第62-63页 |
·网络模型的训练与仿真 | 第63-69页 |
·模型的训练及结果 | 第63-68页 |
·模型的仿真及结果 | 第68-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5章 物流服务商信任激励机制 | 第70-77页 |
·信任度的提出 | 第70-72页 |
·信任度概念 | 第70-71页 |
·信任度的赋值 | 第71-72页 |
·基于信任的物流服务商的选择 | 第72-74页 |
·信任层次的划分 | 第72-73页 |
·物流服务商选择 | 第73-74页 |
·不同信任层次下物流服务企业的激励机制 | 第74-76页 |
·低度信任区企业的激励机制 | 第74-75页 |
·中度信任区企业的激励机制 | 第75页 |
·高度信任区企业的激励机制 | 第75-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6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77-79页 |
·研究总结 | 第77页 |
·展望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4页 |
附录 | 第84-101页 |
附录一:33家交通运输行业上市公司的数据 | 第84-90页 |
附录二:训练组的相关数据 | 第90-94页 |
附录三:测试组的相关数据 | 第94-97页 |
附录四:matlab程序 | 第97-99页 |
附录五:实验结果截图 | 第99-10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1-102页 |
致谢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