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系统论文--自动控制、自动控制系统论文

火力发电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9页
插图索引第9-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0页
   ·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研究现状第10-14页
     ·单元机组协调控制模型的研究现状第11页
     ·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策略的研究现状第11-14页
   ·模糊控制的研究和发展现状第14-15页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内容第15-16页
第2章 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第16-25页
   ·单元机组的协调控制对象特性第16-19页
     ·单元机组的非线性动态数学模型第16-18页
     ·单元机组参数变化的原因分析第18-19页
   ·负荷运行方式及特点第19-22页
     ·锅炉跟随方式第19-20页
     ·汽机跟随方式第20页
     ·机炉协调方式第20-22页
   ·汽压运行方式及特点第22-23页
     ·定压运行方式第22页
     ·滑压运行方式第22-23页
   ·影响系统控制效果的因素第23-25页
     ·锅炉响应的迟延性第23页
     ·系统的复杂性第23页
     ·对象的时变性与非线性第23页
     ·能量的欠缺和累积第23-24页
     ·锅炉的蓄热能力第24-25页
第3章 协调控制系统模型分析及解耦第25-31页
   ·前言第25-26页
   ·国产300MW机组的数学模型第26页
   ·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模型解耦第26-31页
     ·解耦概述第26-28页
     ·单向解耦第28-31页
第4章 模糊控制原理第31-38页
   ·前言第31页
   ·模糊控制基本理论第31-34页
     ·模糊数学基础第31-33页
     ·模糊控制的特点和研究问题第33-34页
   ·模糊控制器原理和设计方法第34-38页
     ·模糊控制器的基本原理第34-35页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方法第35-38页
第5章 协调控制器的设计第38-53页
   ·协调控制器的设计出发点和设计原则第38页
   ·锅炉控制器第38-44页
     ·可变论域模糊控制第40-41页
     ·可变论域模糊控制器工作原理第41-42页
     ·可变论域两级模糊控制器第42-44页
     ·小结第44页
   ·汽机控制器的设计第44-49页
     ·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原理第45-46页
     ·模糊自整定PID控制器的设计第46-49页
   ·锅炉侧智能功率前馈控制第49-53页
     ·负荷指令前馈控制第50页
     ·能量信号前馈控制第50页
     ·智能功率前馈控制第50-53页
第6章 协调控制系统仿真试验及分析第53-56页
结论与展望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2页
致谢第62-63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兰州本土地被植物调查与白草生态生物学特性研究
下一篇:不同苜蓿品种根系特征及其与草产量关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