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6-9页 |
前言 | 第9-12页 |
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9页 |
2 研究思路 | 第9-10页 |
3 主要工作量 | 第10页 |
4 主要成果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地质背景 | 第12-15页 |
·地层特征 | 第12-13页 |
·青山口组地层 | 第12页 |
·姚家组地层 | 第12-13页 |
·嫩江组地层 | 第13页 |
·构造特征 | 第13页 |
·地质发展史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层序地层格架及地层划分对比 | 第15-31页 |
·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 第16-27页 |
·准层序和准层序组的识别 | 第16-19页 |
·层序界面的识别及特征 | 第19-25页 |
·体系域和密集段的识别 | 第25页 |
·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 第25-27页 |
·萨葡高油层砂组划分对比 | 第27-31页 |
·砂组划分与对比 | 第27-28页 |
·层序界面与钻井分层的关系 | 第28-31页 |
第三章 泰康北地区中部组合构造特征分析 | 第31-61页 |
·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及构造图的编制 | 第31-38页 |
·资料概况 | 第31页 |
·波组特征 | 第31-33页 |
·断层的解释 | 第33-34页 |
·构造图的编制 | 第34页 |
·误差分析 | 第34-38页 |
·泰康北地区中部组合构造特征 | 第38-61页 |
·泰康北地区断裂特征 | 第38-46页 |
·泰康北地区构造圈闭特征 | 第46-59页 |
·构造发育史 | 第59-61页 |
第四章 泰康北地区中部组合沉积相分析 | 第61-76页 |
·沉积相类型及其特征 | 第61-67页 |
·三角洲相 | 第61-64页 |
·湖泊相 | 第64-66页 |
·重力流沉积 | 第66-67页 |
·各砂组地震相分析 | 第67-69页 |
·地震相参数的选取和地震相图的编制 | 第67-69页 |
·各砂组砂岩厚度分布特征 | 第69-70页 |
·高台子油层砂岩特征 | 第69-70页 |
·葡萄花油层和萨尔图油层砂岩特征 | 第70页 |
·各砂组沉积微相特征 | 第70-76页 |
·联井剖面沉积微相分析 | 第71-72页 |
·各砂组沉积微相平面分布特征 | 第72-74页 |
·沉积演化规律 | 第74-76页 |
第五章 泰康北地区生储盖特征分析及有利勘探区带预测 | 第76-93页 |
·烃源岩 | 第76-81页 |
·源岩层分布 | 第76页 |
·生油层有机质丰度 | 第76-80页 |
·源岩产烃特征 | 第80-81页 |
·储集层 | 第81-83页 |
·砂岩储层分布特征 | 第82页 |
·储层岩石学及物性特征 | 第82-83页 |
·盖层特征 | 第83页 |
·圈闭特征 | 第83-90页 |
·构造圈闭 | 第83-89页 |
·岩性圈闭 | 第89-90页 |
·有利勘探区带预测 | 第90-93页 |
·已钻井油气特征分析 | 第90页 |
·有利勘探区带预测 | 第90-93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93-95页 |
1 结论 | 第93-94页 |
2 建议 | 第94-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
附图 | 第98-133页 |
详细摘要 | 第133-1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