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绷绳修井机设计与仿真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1 序论 | 第8-13页 |
| ·修井机发展概述 | 第8-11页 |
| ·国外修井机现状 | 第8页 |
| ·国内修井机现状 | 第8页 |
| ·产品开发 | 第8-11页 |
| ·自行式修井机研究现状 | 第11页 |
|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 第11-13页 |
| ·论文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 ·论文研究工作及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 2 修井机基本载荷计算原理及工况确定 | 第13-18页 |
| ·修井机基本载荷计算原理 | 第13-17页 |
| ·工况确定 | 第17-18页 |
| 3 修井机的建模 | 第18-31页 |
| ·ANSYA软件及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 ·课题研究依据的对象 | 第20-27页 |
| ·研究依据的对象参数 | 第20-21页 |
| ·研究依据的对象工况荷载计算 | 第21-27页 |
| ·修井机实体结构建模过程 | 第27-31页 |
| ·模型使用单元 | 第27-28页 |
| ·建模条件 | 第28-29页 |
| ·井架与绷绳的建模技术 | 第29-31页 |
| 4 对有绷绳修井机各工况下仿真计算分析 | 第31-36页 |
| ·有绷绳修井机在普通工况分析 | 第31页 |
| ·有绷绳修井机在特殊工况分析 | 第31-36页 |
| ·动力学理论 | 第31-32页 |
| ·特殊工况分析 | 第32-36页 |
| 5 无绷绳修井机方案设计与对比 | 第36-60页 |
| ·修井机工作要求 | 第36页 |
| ·对有绷绳修井机结构的分析 | 第36-37页 |
| ·对无绷绳修井机设计 | 第37-42页 |
| ·修井机井架的设计规范 | 第37-39页 |
| ·无绷绳修井机方案提出 | 第39-42页 |
| ·无绷绳修井机建模说明 | 第42-45页 |
| ·弹簧式减振装置 | 第42页 |
| ·弹性阻尼单元(Combination14) | 第42-43页 |
| ·弹簧式减振装置的建模技术 | 第43-44页 |
| ·井架模型的约束的施加 | 第44-45页 |
| ·对无绷绳修井机方案初选 | 第45-48页 |
| ·结果分析 | 第45-47页 |
| ·无绷绳修井机方案对比与确定 | 第47-48页 |
| ·对最佳无绷绳修井机方案仿真分析 | 第48-57页 |
| ·无绷绳修井机普通工况仿真分析 | 第48-53页 |
| ·无绷绳修井机特殊工况仿真分析 | 第53-57页 |
| ·有、无绷绳修井机仿真数值对比分析 | 第57-58页 |
| ·无绷绳修井机拓展研究 | 第58-60页 |
| 6 稳定性计算分析 | 第60-69页 |
| ·局部稳定性计算井架的屈曲模态分析 | 第60-63页 |
| ·屈曲分析概念 | 第60页 |
| ·无绷绳井架的特征值屈曲分析 | 第60-63页 |
| ·整体稳定性计数分析 | 第63-67页 |
| ·支腿的设计方案 | 第64页 |
| ·支腿的布置方式 | 第64-65页 |
| ·整车稳定性计算 | 第65-67页 |
| ·模态结果分析 | 第67-69页 |
| 结论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2-73页 |
| 致谢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