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英文摘要 | 第11-13页 |
前言 | 第13-15页 |
第一部分 因特网与商标法 | 第15-21页 |
一、因特网简史 | 第15-16页 |
二、因特网的基本特点 | 第16-17页 |
三、因特网对传统商标法的挑战 | 第17-19页 |
(一) 超地域性对商标权地域性的挑战 | 第17-18页 |
(二) 因特网的技术多样性对传统商标使用模式的挑战 | 第18页 |
(三) 因特网的超时间性对商标权期限性的挑战 | 第18-19页 |
四、商标法的基本价值 | 第19-21页 |
(一) 防止消费者混淆 | 第19-20页 |
(二) 保护商标权人的商誉 | 第20-21页 |
第二部分 地域性引发的因特网上商标权冲突及解决 | 第21-31页 |
一、因特网上的商标权冲突 | 第21-23页 |
(一) 因特网上的商标权冲突现象及成因 | 第21-22页 |
(二) 传统商标法一般规定的失灵 | 第22-23页 |
二、WIPO联合建议中的“市场影响规则” | 第23-27页 |
(一) 统一实体法规则的必要性 | 第23-24页 |
(二) “市场影响规则”的提出及其基本内容 | 第24-25页 |
(三) “市场影响规则”的法律地位 | 第25-26页 |
(四) 具体适用中仍然存在的问题 | 第26-27页 |
三、“市场影响规则”的价值与意义 | 第27-29页 |
(一) 商标网上使用的地域性判断 | 第28页 |
(二) 商标使用成本与效率 | 第28-29页 |
四、商标权利共存原则 | 第29-31页 |
(一) 网络中的商标权共存理念 | 第29页 |
(二) 网络中商标权共存的条件 | 第29-31页 |
第三部分 商标使用带来的网络商标侵权问题 | 第31-43页 |
一、网络商标侵权纠纷特点 | 第31页 |
二、网络商标侵权典型 | 第31-35页 |
(一) 链接商标侵权 | 第32页 |
(二) 搜索引擎商标侵权 | 第32-34页 |
(三) “弹出窗口”商标侵权 | 第34-35页 |
三、商标侵权判定中的“商标使用原则” | 第35-40页 |
(一) 商标使用范围的扩张 | 第35-36页 |
(二) “商标使用原则”的提出 | 第36-37页 |
(三) 商标使用原则的法律依据 | 第37-39页 |
(四) 商标使用原则的基本要求 | 第39-40页 |
四、商标使用原则的意义和价值 | 第40-43页 |
(一) 使用原则的商标法定位 | 第40-41页 |
(二) 使用原则的意义 | 第41-43页 |
第四部分 域名商标侵权问题 | 第43-53页 |
一、域名与商标 | 第43-45页 |
(一) 因特网域名机制 | 第43页 |
(二) 域名与商标的联系与区别 | 第43-45页 |
二、域名与商标冲突的基本形式 | 第45-47页 |
(一) 将他人商标注册为域名 | 第45-46页 |
(二) 数人就同一商标标志拥有商标权 | 第46-47页 |
(三) 将他人在先域名注册为商标 | 第47页 |
三、对域名商标侵权的认定 | 第47-51页 |
(一) 对待域名商标侵权的立场 | 第47-48页 |
(二) 商标使用原则的适用 | 第48-49页 |
(三) 域名商标使用行为的具体认定 | 第49-50页 |
(四) 域名囤积行为的认定 | 第50-51页 |
四、域名商标侵权的地域性 | 第51-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9-60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