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的分析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本文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第2章 学术不端行为的相关概念及表现形式 | 第13-19页 |
| ·学界关于学术不端行为的不同称谓 | 第13-16页 |
| ·学术不端行为定义 | 第13-14页 |
| ·学术腐败的定义 | 第14-16页 |
| ·学术不端行为与学术腐败的关系 | 第16-17页 |
| ·学术不端行为的表现形式 | 第17-19页 |
| 第3章 学术不端行为的危害 | 第19-22页 |
| ·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原则 | 第19页 |
| ·不利于学术活动的健康有序发展 | 第19-20页 |
| ·危害学生的健康发展 | 第20页 |
| ·败坏社会风气,阻碍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 第20-22页 |
| 第4章 学术不端行为的原因分析 | 第22-30页 |
| ·外因 | 第22-29页 |
| ·法律法规不完善 | 第22页 |
| ·社会环境影响价值取向 | 第22-23页 |
| ·人才选拔机制——扩招 | 第23页 |
| ·学术权力的缺失,行政权力的无限放大 | 第23-25页 |
| ·学术评价机制的缺陷 | 第25-28页 |
| ·惩治力度不够 | 第28-29页 |
| ·内因 | 第29-30页 |
| ·学者自身科研精神的缺失 | 第29-30页 |
| 第5章 治理学术不端行为的相关对策措施 | 第30-45页 |
| ·国外相关对策 | 第30-35页 |
| ·评价机制 | 第30-32页 |
| ·管理机制 | 第32-33页 |
| ·监督惩治机制 | 第33-35页 |
| ·具体解决对策 | 第35-45页 |
| ·治理外因对策 | 第35-42页 |
| ·治理内因对策 | 第42-45页 |
| 总结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 致谢 | 第48-4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