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理学论文

Fe~(3+)浓度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及毒素合成的影响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30页
   ·水体富营养化及蓝藻水华第12-14页
     ·水体富营养化现状第12页
     ·蓝藻水华的成因第12-13页
     ·蓝藻水华的危害第13页
     ·产生蓝藻水华的主要藻种第13-14页
   ·铜绿微囊藻水华及其产毒素影响因素第14-17页
     ·铜绿微囊藻生理特征第14页
     ·微囊藻毒素的性质及其合成机制第14-16页
     ·微囊藻的产生机制第16-17页
     ·微囊藻毒素的致毒机理第17页
   ·环境因素对微囊藻生长及产毒素的影响第17-22页
     ·温度对微囊藻生长及产毒素的影响第18页
     ·光照强度对微囊藻生长及产毒素的影响第18-19页
     ·营养盐对微囊藻生长及产毒素的影响第19-22页
     ·培养液的pH值对微囊藻生长及产毒素的影响第22页
   ·藻毒素的检测方法第22-24页
     ·生物分析法第22页
     ·化学分析法第22-23页
     ·细胞毒性检测技术第23页
     ·酶活性抑制检测技术第23-24页
     ·免疫检测法第24页
   ·藻类光生物反应器第24-28页
     ·国内外藻类光生物反应器的发展第24-26页
     ·气升式光生物反应器第26-28页
   ·课题研究思路第28-30页
第二章 高效液相分析微囊藻毒素含量标准曲线的建立第30-36页
   ·前言第30页
   ·材料与方法第30-32页
     ·藻种和仪器第30-31页
     ·藻毒素的抽提和分析第31-32页
     ·毒素含量标准曲线的建立第32页
   ·结果与讨论第32-34页
   ·小结第34-36页
第三章 在摇瓶中铜绿微囊藻生长条件的优化及Fe~(3+)浓度对毒素合成的影响第36-48页
   ·前言第36页
   ·材料与方法第36-40页
     ·材料与培养条件第36-38页
     ·实验方案的设计第38-40页
   ·结果与讨论第40-46页
     ·温度、光照强度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第40-43页
     ·Fe~(3+)浓度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叶绿素和毒素合成的影响第43-46页
   ·小结第46-48页
第四章 在光生物反应器中铜绿微囊藻生长条件优化及环境因素对毒素合成的影响第48-64页
   ·前言第48页
   ·材料与方法第48-53页
     ·材料与培养条件第48-50页
     ·实验设计第50-53页
   ·结果与讨论第53-61页
     ·光照强度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及叶绿素合成的影响第53-55页
     ·通气量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和叶绿素合成的影响第55-56页
     ·不同Fe~(3+)浓度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和叶绿素合成的影响第56-57页
     ·不同Fe~(3+)浓度对铜绿微囊藻细胞内毒素含量的影响第57-58页
     ·不同光照强度对铜绿微囊藻细胞内毒素含量的影响第58-59页
     ·不同空气流量对铜绿微囊藻细胞内毒素含量的影响第59-60页
     ·不同CO_2流量对铜绿微囊藻细胞内毒素含量的影响第60-61页
   ·小结第61-64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4-66页
   ·总结第64页
   ·展望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致谢第70-72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2-74页
作者及导师简介第74-75页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第75-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民事诉讼中诉的利益研究
下一篇:辽宁后仙峪地区硼矿床富钾钠岩石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