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在启蒙与救亡面前 | 第7-10页 |
一、张君劢眼中的《魏玛宪法》 | 第10-17页 |
(一) 《魏玛宪法》之制度架构分析 | 第10-12页 |
1. 单一制与联邦制的调和 | 第10页 |
2. 总统制与责任内阁制的调和 | 第10-11页 |
3. 代表民主制与直接民主制的调和 | 第11页 |
4. 社会主义的模式 | 第11-12页 |
(二) 《魏玛宪法》“政制”精神考 | 第12-17页 |
1. “统一” | 第12-13页 |
2. 国家观之中立性 | 第13-15页 |
3. 国民的议会政治 | 第15-17页 |
二、《德国新共和宪法评》中的中国观 | 第17-26页 |
(一) 析近代中国的政治情势:近代中国为什么没有一部好宪法? | 第17-21页 |
(二) 论政治结构之重建:中国近代“政制”的未来 | 第21-26页 |
1. 《国事会议宪草》 | 第21-23页 |
2. 《中华民国宪法草案》 | 第23-26页 |
三、《德国新共和宪法评》下的“政制”观 | 第26-39页 |
(一) 政治的基础即“国民性”:张君劢的政治理想 | 第26-30页 |
(二) 政治的基础即“政治决断”:关于“妥协”之性质的分析 | 第30-39页 |
结语: 现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救国之道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