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论文

西北地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立法问题初探--以甘肃、青海两省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为例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9页
绪论第9-11页
第一章 加强西北地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立法的背景和依据第11-20页
 第一节 湿地生态系统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第11-12页
 第二节 西北地区湿地生态系统现状第12-20页
  一、西北地区湿地生态系统的基本情况第12-14页
  二、西北地区湿地生态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4-16页
  三、西北地区湿地生态系统的干扰第16-20页
第二章 西北地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的法制现状分析第20-29页
 第一节 西北地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的法制理念和法律文化环境分析第20-21页
 第二节 西北地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立法分析第21-24页
 第三节 西北地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监管执法分析第24-26页
 第四节 西北地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的司法现状分析第26-29页
第三章 西北地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立法理念和指导原则第29-42页
 第一节 西北地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的立法理念第29-37页
  一、从全球背景看生态保护立法理念的发展及“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念的确立第29-30页
  二、综合生态系统管理释义第30-35页
   (一)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涵义第30-32页
   (二)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特征第32-33页
   (三)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方法第33-35页
  三、西北地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的立法理念——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第35-37页
 第二节 西北地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的立法原则第37-42页
  一、尊重和体现生态规律的原则第37-39页
  二、环境民主原则第39页
  三、协调性原则第39-40页
  四、尊重地方习惯的原则第40-42页
第四章 西北地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立法模式第42-55页
 第一节 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立法模式概要第42-43页
 第二节 国际和国外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立法模式/管理模式述评第43-48页
  一、国际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立法模式述评/管理模式第43-44页
  二、美国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立法模式/管理模式述评第44-46页
  三、荷兰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立法模式/管理模式述评第46-47页
  四、日本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立法模式/管理模式述评第47页
  五、国际和国外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立法模式/管理模式的借鉴意义第47-48页
 第三节 我国西北地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立法模式之选择——综合立法模式第48-55页
  一、目标模式和法体模式的综合第49-51页
  二、各级、各类立法之间的相互综合第51-53页
   (一) 国家立法和地方立法的综合第51页
   (二) 创制性立法和执行性立法的综合第51页
   (三) 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立法和湿地生态系统各要素保护立法的综合第51-52页
   (四) 国家制定法和地方环境习惯法的综合第52-53页
  三、方法的综合第53-55页
   (一) 按照湿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进行管理第53页
   (二) 科学方法和制度管理方法的综合第53页
   (三) 综合三种调整机制的方法第53-55页
第五章 西北地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法律制度第55-63页
 第一节 制定符合西北地区实际的湿地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制度第55-56页
 第二节 制定并落实西北地区湿地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第56页
 第三节 建立湿地生态系统分区管护制度第56-58页
  一、政府主导,统一管理第57页
  二、打破传统,多点保护第57-58页
  三、重视协调,利益共享第58页
 第四节 完善西北地区湿地检测制度第58-59页
  一、湿地水文监测第58-59页
  二、湿地动植物种群监测第59页
  三、外来物种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监测第59页
 第五节 建立西北地区湿地保护区公众(社区)参与制度第59-63页
  一、公众(社区)参与者的组成第60-61页
  二、公众(社区)参与的方法第61页
  三、公众(社区)参与的内容第61页
  四、公众(社区)参与制度的跟进措施第61-63页
结语第63-65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65-69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9-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化学活化玻碳电极及其在电分析中的应用
下一篇:基于离子液体的两相不对称加氢反应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