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起重机械与运输机械论文--装卸机械论文--自动式装卸车论文

人机工程学在叉车内外设计及安全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0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1-15页
     ·国际研究现状第11-13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4页
     ·中西差距对比第14-15页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手段、方法第15-16页
   ·调查表的制定第16-20页
     ·设计调查的基本理论第16-17页
     ·叉车调查表的制定与分析第17-18页
     ·调查结果与分析第18-20页
第二章 叉车外观与造型人机特点研究第20-32页
   ·人机工程学相关理论第20-22页
     ·人机工程学的命名与定义第20-21页
     ·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第21-22页
   ·人体数据测量与人体模型建立第22-25页
     ·人体数据的测量第22页
     ·人体测量数据的统计第22-23页
     ·人体测量数据的修正第23页
     ·人体模型第23-25页
     ·人体模型、人体尺寸的应用第25页
   ·基于人机工程学的叉车外观造型设计第25-32页
     ·叉车一般结构第25-26页
     ·叉车造型特点分析第26-28页
     ·现代叉车造型原则及人机安全造型建议第28-31页
     ·叉车色彩特点与色彩安全设计第31-32页
第三章 叉车驾驶室人机设计与安全设计第32-52页
   ·事故分析中的人机研究第32-35页
     ·叉车人机系统的研究第32-33页
     ·叉车事故人机分析第33-35页
   ·叉车座椅人机安全设计第35-39页
     ·坐姿相关生理理论分析第35-36页
     ·座椅舒适性分析与安全分析第36-37页
     ·叉车座椅人机尺寸参数设计第37-39页
     ·叉车座椅色彩与最新成果第39页
   ·叉车操作器人机安全设计第39-47页
     ·叉车操纵器功能分析第39页
     ·方向盘的人机安全设计第39-42页
     ·叉车操作杆人机安全设计第42-45页
     ·叉车踏板人机安全设计第45-47页
   ·叉车显示系统的人机安全设计第47-50页
     ·显示装置设计原则第47页
     ·叉车显示装置的分类第47-48页
     ·叉车仪表分析与选型第48-49页
     ·叉车显示装置综合设计第49-50页
   ·叉车驾驶位作业环境人机安全分析第50-52页
     ·光环境分析第51页
     ·色彩环境分析第51页
     ·空气环境设计第51-52页
第四章 叉车驾驶室空间人机设计布置与坐姿仿真第52-76页
   ·叉车驾驶室内部工作空间布置的原则第52页
   ·车辆的分类第52-53页
   ·H点的确定与座椅调整范围第53-60页
     ·H点与HPM相关硬点的定义与意义第53-55页
     ·踏板倾角(A47)与位置的确定第55-56页
     ·SAE推荐适意H点位置线确定方法第56-58页
     ·H点位置线优化研究第58-59页
     ·座椅调整范围的确定第59-60页
   ·叉车驾驶员眼椭圆的建立与研究第60-62页
     ·眼椭圆的概念与选取第60-61页
     ·叉车眼椭圆的建立与定位第61-62页
   ·驾驶员各身体包络线与手伸界面范围第62-65页
     ·叉车驾驶员头包络研究第62-63页
     ·叉车驾驶员膝部包络线与胃部包络线第63-64页
     ·驾驶员手伸界面范围第64-65页
   ·叉车驾驶空间划分与布置分析第65-69页
   ·叉车驾驶员坐姿计算机仿真第69-76页
第五章 叉车驾驶室视野设计校核第76-84页
   ·视野设计的基本理论第76-78页
   ·叉车仪表盘人机设计第78-80页
   ·叉车前方外部视野设计第80-82页
   ·叉车前视野盲区校核第82-84页
第六章 结论第84-86页
   ·论文总结第84-85页
   ·研究展望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90页
叉车外观驾驶室情况驾驶员调查表第90-93页
附件第93-94页
致谢第94-9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改进经验模态分解及其在齿轮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齿面粗糙度对齿轮传动接触疲劳应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