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文化心理视野下的学术依附行为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引论——学术依附的文化心理追寻 | 第10-38页 |
·问题缘起:现实的困顿与历史的追问 | 第10-15页 |
·概念辨析 | 第15-18页 |
·相关研究述评 | 第18-23页 |
·研究方法 | 第23-38页 |
2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第38-67页 |
·中国现代学术转型 | 第38-43页 |
·两种知识型及其文化心理——儒学与科学 | 第43-62页 |
·分析框架:知识——人——制度 | 第62-67页 |
3 近现代学术转型的历史轨迹 | 第67-91页 |
·从京师大学堂到北京大学改革 | 第67-76页 |
·民国时期大学学科制度特征 | 第76-80页 |
·新中国30 年间的学科制度 | 第80-85页 |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重建学术传统的努力 | 第85-88页 |
·近现代学术转型的历史轨迹描述 | 第88-91页 |
4 知识转型与现代学术价值观的构建 | 第91-119页 |
·知识的反身性 | 第91-98页 |
·学术价值观的生成特征:高度个体化 | 第98-103页 |
·现代学术的信念对传统学术文化心理的超越 | 第103-115页 |
·现代学术信念的断裂:中国经验的特殊性 | 第115-119页 |
5 传统文化心理与学术制度文化的互构 | 第119-142页 |
·学科制度的规训特征:形成“权力—知识”的联结 | 第120-125页 |
·由国家行政权力主导的知识制度 | 第125-130页 |
·大学行政权力主导下的组织制度 | 第130-135页 |
·对制度文化的积极建构 | 第135-142页 |
6 现代知识分子的“学术自我” | 第142-173页 |
·多重“自我”的植入 | 第143-150页 |
·现实世界中多重“自我”的调适:中庸 | 第150-153页 |
·“力量型”学术与自我虚无感 | 第153-158页 |
·中国现代学术信念的“认同”问题 | 第158-173页 |
7 结语 | 第173-185页 |
·学术与个性 | 第173-178页 |
·主要结论 | 第178-182页 |
·贡献与不足 | 第182-185页 |
致谢 | 第185-187页 |
参考文献 | 第187-194页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课题目录 | 第1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