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污水及其碳氢资源回用技术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6页
1 绪论第16-45页
   ·自然界水资源第16页
   ·我国水资源与水环境现状第16-18页
   ·国内外污水资源化研究进展第18-24页
     ·传统污水资源化的内涵和意义第18-19页
     ·国内外污水再生主要处理工艺第19-24页
       ·活性污泥法第19-20页
       ·生物膜第20-21页
       ·膜分离技术第21-22页
       ·混凝沉淀-过滤技术第22-23页
       ·吸附技术第23-24页
   ·循环经济是我国21 世纪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第24-27页
     ·循环经济含义第25-26页
     ·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第26-27页
   ·循环经济理念下污水处理新思路第27-40页
     ·污水再生处理难题第27页
     ·污水资源化和循环经济的关系第27-28页
     ·生物质锯末材料的环境效应第28-37页
       ·生物质锯末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第29-33页
       ·生物质锯末在能源方面的应用第33-37页
     ·循环经济理念下的污水处理新思路第37-38页
     ·设计思想第38-40页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40-41页
   ·污水及其碳氢资源回用技术模式第41-43页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重点技术路线第43-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2 生物质锯末的物理化学性质第45-52页
   ·引言第45页
   ·生物质锯末的来源第45-46页
   ·锯末的化学组成第46-47页
   ·锯末的性质、形态与活性特征分析第47-51页
     ·锯末的比表面积第47页
     ·锯末的工业分析第47-50页
     ·锯末的元素分析第50页
     ·锯末的发热值第50-51页
   ·本章小结第51-52页
3 生物质锯末对生活废水的吸附研究第52-77页
   ·引言第52页
   ·试验材料和仪器第52-53页
     ·试验材料第52-53页
     ·试验仪器第53页
   ·测定指标和分析方法第53-54页
     ·测定指标和分析方法第53页
     ·样品分离与测定第53-54页
   ·试验设计第54-56页
     ·锯末释放可溶物试验研究第54页
     ·锯末与活性炭的吸附对比试验第54页
     ·吸附平衡时间第54页
     ·静态吸附试验研究第54-55页
     ·吸附热力学试验研究第55页
     ·动态吸附试验研究第55-56页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56-73页
     ·锯末释放可溶物试验研究第56-57页
     ·锯末与活性炭的吸附性能比较第57页
     ·吸附平衡时间第57-58页
     ·静态吸附性能研究第58-64页
       ·pH 值对锯末吸附性能的影响第58-59页
       ·锯末粒径对吸附的影响第59-60页
       ·锯末剂量对吸附的影响第60-61页
       ·污水TOC 浓度对吸附的影响第61-62页
       ·温度对锯末吸附的影响第62-63页
       ·振荡速度对锯末吸附的影响第63-64页
     ·吸附热力学研究第64-66页
     ·吸附动力学研究第66-70页
       ·固液吸附动力学的基本理论第66-68页
       ·污水TOC 浓度对吸附动力学的影响第68-69页
       ·振荡速度对吸附动力学的影响第69-70页
     ·动态吸附性能研究第70-73页
       ·锯末柱高对穿透曲线的影响第71页
       ·生活污水TOC 浓度对穿透曲线的影响第71-72页
       ·生活污水进水速度对穿透曲线的影响第72-73页
   ·扫描电镜SEM 分析第73-74页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第74-75页
   ·本章小结第75-77页
4 污水回用及碳氢资源富集系统中试试验研究第77-95页
   ·引言第77-78页
   ·试验单元设备第78-84页
     ·预处理池和缓冲池设计第78-80页
     ·生物质吸附塔设计第80-82页
     ·人工湿地设计第82-84页
   ·试验方法第84-85页
   ·检测指标和检测方法第85页
   ·系统对污水各个指标的处理效果第85-89页
     ·系统对色度的处理效果第85-86页
     ·系统对浊度的处理效果第86-87页
     ·系统对COD_(Cr)的处理效果第87-88页
     ·系统对BOD_5的处理效果第88页
     ·系统对氨氮的处理效果第88-89页
   ·污水碳氢资源回收过程分析第89-94页
     ·生活污水碳氢资源回收流程第89-90页
     ·系统对有机碳氢资源的回收试验第90-92页
       ·试验装置第90-91页
       ·试验方法第91-92页
     ·系统对有机碳氢资源的回收机理分析第92-93页
       ·系统对大颗粒有机碳氢资源的回收第92-93页
       ·系统对溶解性有机碳氢资源的回收第93页
     ·物料预处理第93-94页
   ·本章小结第94-95页
5 污水碳氢资源热解气化和催化重整试验研究第95-112页
   ·引言第95页
   ·研究目的第95-96页
   ·试验装置设计第96-106页
     ·生物质气化工艺确定第96-98页
       ·气化介质第96-97页
       ·催化方法第97页
       ·催化剂第97-98页
     ·试验装置设计第98-101页
     ·生物质水蒸气催化气化的基本原理第101-106页
       ·生物质的干燥第102页
       ·热裂解反应第102-103页
       ·还原反应第103-104页
       ·催化裂解、重整反应第104-106页
   ·试验方法及测定方法第106-109页
     ·试验原料制备第106页
     ·试验过程和条件第106-107页
     ·气化过程的评价指标和气体成分分析方法第107-109页
       ·气化过程的评价指标第107-108页
       ·气体成分测定方法第108-109页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109-111页
     ·气体组成和分析第109页
     ·副产品分析第109-111页
   ·本章小结第111-112页
6 污水碳氢资源厌氧发酵试验研究第112-123页
   ·引言第112页
   ·研究目的和内容第112-113页
   ·试验装置设计和试验初始条件确定第113-117页
     ·厌氧发酵原理第113-114页
     ·试验装置设计第114页
     ·药品与仪器第114-115页
     ·试验参数确定第115-117页
       ·影响发酵细菌功能的环境条件第115-116页
       ·厌氧发酵试验初始条件确定第116-117页
   ·试验材料和方法第117-118页
     ·试验材料第117-118页
       ·接种物第117页
       ·生物质处理第117页
       ·发酵液的配制第117-118页
     ·pH 的测定第118页
     ·试验步骤第118页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118-120页
     ·pH 值第118-119页
     ·日产气量第119页
     ·总产气量第119-120页
   ·污水碳氢资源循环表征第120-122页
     ·扫描电镜SEM 图片表征第120-121页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第121-122页
   ·本章小结第122-123页
7 污水及其碳氢资源回用技术效益分析第123-128页
   ·可行性分析第123-124页
   ·经济效益第124-126页
     ·水资源回用的经济效益第124页
     ·碳氢资源裂解气化制气经济效益第124-126页
   ·环境效益第126页
   ·能源效益第126-128页
8 结论与展望第128-132页
   ·主要结论第128-130页
   ·研究创新点第130页
   ·后续工作建议第130-131页
   ·展望本研究第131-132页
致谢第132-133页
参考文献第133-146页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46页

论文共1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络环境下化学教学的情感沟通策略的实验探究
下一篇:紫苏对黄曲条跳甲控制作用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