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目录 | 第5-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2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8页 |
| ·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 第2章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概述 | 第12-20页 |
| ·医疗事故的界定 | 第12-15页 |
| ·医疗事故概念 | 第12-13页 |
| ·相关概念辨析 | 第13-15页 |
|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概念与特征 | 第15页 |
| ·我国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法律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15-17页 |
|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与司法鉴定的关系 | 第17-20页 |
| 第3章 我国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法律制度的现状与缺陷 | 第20-38页 |
| ·我国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法律制度的现状 | 第20-24页 |
| ·医疗事故概念的重新界定 | 第20-21页 |
| ·具体规定的立法改变 | 第21-23页 |
|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对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法律制度的影响 | 第23-24页 |
| ·我国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法律制度的缺陷 | 第24-38页 |
| ·鉴定机构方面存在的缺陷 | 第24-25页 |
| ·鉴定人方面存在的缺陷 | 第25-27页 |
| ·鉴定程序方面存在的缺陷 | 第27-31页 |
| ·鉴定结论方面存在的缺陷 | 第31-34页 |
| ·缺陷的原因 | 第34-38页 |
| 第4章 医疗事故鉴定法律制度比较 | 第38-45页 |
| ·大陆法系医疗事故鉴定法律制度 | 第38-39页 |
| ·英美法系医疗事故鉴定法律制度 | 第39-41页 |
| ·两大法系医疗事故鉴定法律制度比较 | 第41-43页 |
| ·两大法系医疗事故鉴定法律制度对我国立法的启示 | 第43-45页 |
| 第5章 完善我国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法律制度 | 第45-62页 |
| ·制定统一鉴定法 | 第45-46页 |
| ·完善鉴定机构 | 第46-47页 |
| ·完善鉴定人制度 | 第47-51页 |
| ·建立医疗鉴定人准入制度和管理制度 | 第47-48页 |
| ·实行鉴定人个人鉴定制和个人负责制 | 第48-50页 |
| ·完善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 | 第50-51页 |
| ·完善鉴定程序 | 第51-54页 |
| ·完善首次鉴定启动方式 | 第51-52页 |
| ·改革再次鉴定申请程序 | 第52页 |
| ·完善重新鉴定规定 | 第52-53页 |
| ·完善回避制度 | 第53-54页 |
| ·实行听证制度 | 第54页 |
| ·完善鉴定结论 | 第54-58页 |
| ·完善鉴定书的形式与内容 | 第54-55页 |
| ·适当开展网络鉴定 | 第55-56页 |
| ·完善认证制度 | 第56-58页 |
| ·辅助制度研究——构建我国医疗纠纷调解制度 | 第58-62页 |
| ·海外医疗纠纷调解制度的简介 | 第58页 |
| ·我国医疗纠纷调解制度的现状 | 第58-59页 |
| ·构建我国医疗纠纷调解制度 | 第59-62页 |
| 结论 | 第62-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 后记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