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干旱胁迫下小麦形态与生理生化反应的染色体效应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3页
引言第13-24页
 1 小麦抗旱性的生理基础第13-16页
   ·小麦水分状况研究第13-14页
   ·小麦抗旱性的渗透调节研究第14-15页
   ·小麦抗旱性与细胞膜的稳定性研究第15页
   ·小麦抗旱性与光合作用的相关研究第15-16页
 2 小麦抗旱性的生化基础第16-20页
   ·小麦抗旱性与干旱诱导蛋白的调控研究第16-18页
   ·小麦抗旱性与植物激素的调控研究第18页
   ·小麦抗旱性与相关酶的研究第18-20页
 3 小麦抗旱性的生物技术研究进展第20-21页
 4 小麦代换系的研究进展第21-23页
   ·小麦代换系生理性状的基因定位和染色体效应第21-22页
   ·小麦代换系生化性状的基因定位和染色体效应第22-23页
   ·小麦代换系农艺性状的基因定位和染色体效应第23页
 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3-24页
第一章 干早胁迫对小麦穗花分化的影响及染色体效应第24-3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4-25页
   ·材料第24页
   ·方法第24-2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5-28页
   ·正常灌水条件下中国春—Synhetic 6x代换系穗花发育进程差异第25-27页
   ·干旱胁迫条件下中国春—Synthetic 6x代换系穗花发育进程差异第27-28页
 3 讨论第28-31页
   ·小麦代换系穗花分化进程第28-29页
   ·干旱胁迫对小麦代换系穗花分化进程的影响第29-31页
第二章 干旱胁迫对小麦叶片细胞膜透性的影响及染色体效应第31-3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1-32页
   ·材料第31页
   ·方法第31-3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2-34页
   ·基因型间的差异显著性检验第32页
   ·干旱胁迫对中国春—Synthetic 6x代换系叶片相对电导率的影响第32-33页
   ·干旱胁迫对中国春—Synthetic 6x代换系叶片K~+相对渗出率的影响第33-34页
 3 讨论第34-36页
第三章 干旱胁迫对小麦叶片脯氨酸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及染色体效应第36-4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6-37页
   ·材料第36页
   ·方法第36-3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7-42页
   ·基因型间的差异显著性检验第37页
   ·不同水分处理条件下中国春—Synthetic 6x代换系的脯氨酸含量变化第37-40页
   ·不同水分处理条件下中国春—Synthetic 6x代换系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第40-42页
   ·中国春—Synthetic 6x代换系的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第42页
 3 讨论第42-44页
第四章 干旱胁迫对小麦叶片相对含水量和离体失水速率的影响及染色体效应第44-4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4-45页
   ·材料第44页
   ·方法第44-4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5-47页
   ·基因型间的差异显著性检验第45页
   ·干旱胁迫对中国春—Synthetic 6x代换系旗叶相对含水量、离体失水速率的影响第45-47页
 3 讨论第47-49页
第五章 干旱胁迫对小麦叶片保护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及染色体效应第49-5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9-50页
   ·材料第49页
   ·方法第49-50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0-57页
   ·基因型间的差异显著性检验第50-51页
   ·干旱胁迫对中国春—Synthetic 6x代换系叶片SOD活性的影响第51-53页
   ·干旱胁迫对中国春—Synthetic 6x代换系叶片POD活性的影响第53-55页
   ·干旱胁迫对中国春—Synthetic 6x代换系叶片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第55-57页
 3 讨论第57-59页
第六章 干旱胁迫对小麦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及染色体效应第59-6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9页
   ·材料第59页
   ·方法第5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9-63页
   ·基因型间的差异显著性检验第59-60页
   ·干旱胁迫对中国春—Synthetic 6x代换系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60-61页
   ·干旱胁迫对中国春—Synthetic 6x代换系叶片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第61-63页
 3 讨论第63-66页
第七章 干旱胁迫对小麦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及染色体效应第66-76页
 1 材料和方法第66页
   ·材料第66页
   ·方法第66页
 2 结果与分析第66-74页
   ·基因型间的差异显著性检验第66-68页
   ·干旱胁迫对中国春—Synthetic 6x代换系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第68-70页
   ·干旱胁迫对中国春—Synthetic 6x代换系叶片蒸腾速率的影响第70-72页
   ·干旱胁迫对中国春—Synthetic 6x代换系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第72-74页
 3 讨论第74-76页
第八章 干旱胁迫对小麦叶片Chla荧光参数的影响及染色体效应第76-87页
 1 材料和方法第76页
   ·材料第76页
   ·方法第76页
 2 结果与分析第76-84页
   ·基因型间的差异显著性检验第76-80页
   ·干旱胁迫对中国春—Synthetic 6x代换系叶片初始荧光(Fo)的影响第80页
   ·干旱胁迫对中国春—Synthetic 6x代换系叶片最大荧光(Fm)的影响第80-82页
   ·干旱胁迫对中国春—Synthetic 6x代换系叶片PSⅡ的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的影响第82-84页
   ·干旱胁迫对中国春—Synthetic 6x代换系叶片PSⅡ潜在活性(Fv/Fo)的影响第84页
 3 讨论第84-87页
第九章 干旱胁迫对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及染色体效应第87-10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87页
   ·材料第87页
   ·方法第8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87-102页
   ·基因型间的差异显著性检验第87-90页
   ·干旱胁迫对中国春—Synthetic 6x代换系株高的影响第90-92页
   ·干旱胁迫对中国春—Synthetic 6x代换系穗长的影响第92-94页
   ·干旱胁迫对中国春—Synthetic 6x代换系穗下节间长度的影响第94-96页
   ·干旱胁迫对中国春—Synthetic 6x代换系单穗粒重的影响第96-98页
   ·干旱胁迫对中国春—Synthetic 6x代换系千粒重的影响第98-100页
   ·干旱胁迫对中国春—Synthetic 6x代换系穗粒数的影响第100-102页
 3 讨论第102-104页
第十章 小麦代换系抗旱性的综合性评价第104-11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04-105页
   ·材料第104页
   ·方法第104页
   ·测定指标及方法第104-10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105-110页
   ·各单项指标的抗旱系数及其简单相关分析第105页
   ·主成分分析第105-109页
   ·综合评价第109-110页
 3 讨论第110-114页
第十一章 干旱胁迫对小麦代换系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第114-11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14页
   ·材料第114页
   ·方法第114页
   ·电镜样品的制备第11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114-115页
   ·正常灌水条件下代换系及亲本旗叶的超微结构第114-115页
   ·干旱胁迫条件下亲本及代换系旗叶的超微结构第115页
 3 讨论第115-119页
结论第119-121页
参考文献第121-140页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目录第140-141页
个人简历第141页
获奖项目第141页
参研课题第141-142页
致谢第142-143页
附件第143-163页

论文共1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HSV-tk、IL-18联合修饰骨髓基质干细胞治疗脑胶质瘤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河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业余训练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