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8页 |
| 摘要 | 第8-9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9-16页 |
| ·小麦氮素的吸收、运转和分配 | 第9页 |
| ·追氮时期对碳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 第9-10页 |
| ·追氮时期对光合性状的影响 | 第10-11页 |
| ·追氮时期对光合产物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 第11-12页 |
| ·追氮时期延缓小麦衰老的作用 | 第12页 |
| ·追氮时期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第12-16页 |
| ·对群体质量的影响 | 第12-13页 |
| ·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 第13页 |
| ·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 第13-16页 |
| ·对小麦营养品质的影响 | 第14页 |
| ·对小麦加工品质的影响 | 第14-16页 |
| 2 引言 | 第16-18页 |
| 3 材料与方法 | 第18-20页 |
|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 第18页 |
| ·供试材料 | 第18页 |
| ·试验设计 | 第18页 |
| ·测定项目和方法 | 第18-19页 |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19-20页 |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0-33页 |
| ·追氮时期对小麦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第20-22页 |
| ·对花后旗叶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 第20页 |
| ·对花后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 第20-22页 |
| ·对花后旗叶谷氨酰胺酶活性的影响 | 第20-21页 |
| ·对花后籽粒谷氨酰胺酶活性的影响 | 第21-22页 |
| ·追氮时期对花后旗叶可溶性蛋白的影响 | 第22页 |
| ·追氮时期对氮素在小麦植株各器官中分配的影响 | 第22-24页 |
| ·对小麦开花期植株各器官氮素含量和积累量的影响 | 第22-23页 |
| ·对小麦成熟期植株各器官氮素含量和积累量的影响 | 第23-24页 |
| ·追氮时期对小麦开花后植株各营养器官氮素向籽粒运转的影响 | 第24-26页 |
| ·对小麦开花后植株各营养器官氮素转移量的影响 | 第24-25页 |
| ·对小麦开花后植株各营养器官氮素转运率的影响 | 第25页 |
| ·对小麦开花后植株各营养器官氮素对籽粒贡献率的影响 | 第25-26页 |
| ·追氮时期对小麦旗叶荧光参数的影响 | 第26-28页 |
| ·对小麦旗叶荧光参数Fv/Fm的影响 | 第26-27页 |
| ·对小麦旗叶φPS Ⅱ的影响 | 第27页 |
| ·叶绿素荧光参数与产量的相关分析 | 第27-28页 |
| ·追氮时期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第28-33页 |
| ·对小麦群体动态的影响 | 第28页 |
| ·对小麦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第28-29页 |
| ·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及蛋白质产量的影响 | 第29页 |
| ·对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的影响 | 第29-30页 |
| ·氮代谢关键酶与籽粒产量和蛋白质的相关分析 | 第30页 |
| ·氮素同化、运转与籽粒产量、品质的相关分析 | 第30-31页 |
| ·追氮时期对籽粒淀粉组成及特性的影响 | 第31-33页 |
| ·对籽粒淀粉含量及其组成的影响 | 第31-32页 |
| ·对小麦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 第32-33页 |
| 5 结论与讨论 | 第33-37页 |
| ·追氮时期对小麦氮代谢的影响 | 第33-34页 |
| ·追氮时期对小麦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第34-35页 |
| ·追氮时期对小麦产量和蛋白质品质的影响 | 第35-36页 |
| ·追氮时期对小麦籽粒淀粉品质的影响 | 第36-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4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