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5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3-16页 |
·图像配准的概念 | 第13-14页 |
·图像配准技术的发展 | 第14页 |
·互信息与图像配准 | 第14-15页 |
·图像配准对并行处理的需求 | 第15-16页 |
·相关工作 | 第16-21页 |
·图像配准串行算法 | 第16-18页 |
·图像配准并行算法 | 第18-19页 |
·图像处理的并行性和并行模式 | 第19页 |
·图像配准中的基本变换 | 第19-21页 |
·图像配准并行处理软件 | 第21页 |
·研究内容介绍 | 第21-24页 |
·课题来源 | 第21页 |
·研究重点 | 第21-22页 |
·配准并行算法研究的几个问题 | 第22页 |
·研究难点 | 第22-23页 |
·本文算法的验证平台和性能度量指标 | 第23-24页 |
·论文结构 | 第24-25页 |
第二章 图像配准中的互信息及其计算方法 | 第25-30页 |
·图像的统计表示原理 | 第25页 |
·互信息的基本概念 | 第25-27页 |
·互信息的计算方法 | 第27-29页 |
·联合直方图法 | 第27-28页 |
·Parzen窗法 | 第28-29页 |
·计算性能分析比较 | 第29页 |
·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图像配准中三种相似性测度的分析和比较 | 第30-40页 |
·图像的相似性测度 | 第30-31页 |
·互信息(Mutual Information) | 第30页 |
·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 | 第30-31页 |
·差方和(Sum of Square Differences) | 第31页 |
·三种相似性测度性能的分析和实验比较 | 第31-37页 |
·计算时间 | 第31-32页 |
·相似性测度的锐度 | 第32-36页 |
·相似性测度的噪声容忍性 | 第36-37页 |
·相似性测度对多模图像配准精度的影响 | 第37-38页 |
·小结 | 第38-40页 |
第四章 基于互信息的刚性配准并行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 第40-51页 |
·基于互信息的刚性配准串行算法 | 第40-43页 |
·变换模型 | 第40-41页 |
·相似性测度 | 第41页 |
·优化策略 | 第41-42页 |
·算法逻辑 | 第42-43页 |
·并行算法设计与实现 | 第43-46页 |
·数据分布和负载平衡 | 第43-44页 |
·互信息的并行计算 | 第44-45页 |
·并行算法实现 | 第45-46页 |
·算法的加速比分析和时间分析 | 第46-47页 |
·实验结果 | 第47-50页 |
·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基于互信息的非刚性配准并行算法的设计 | 第51-65页 |
·非刚性配准国内外发展状况 | 第51-53页 |
·基于物理模型的配准方法 | 第51-52页 |
·基于空间变换的配准方法 | 第52-53页 |
·基于基函数变换的非刚性配准算法模型 | 第53-56页 |
·非刚性配准的基本过程 | 第53-54页 |
·基于基函数变换的非刚性配准算法模型 | 第54-56页 |
·并行性分析与并行算法设计模型 | 第56-58页 |
·并行性与难点分析 | 第56-57页 |
·并行算法设计模型 | 第57-58页 |
·处理流程 | 第58页 |
·基于基函数变换的非刚性配准并行算法设计实例 | 第58-64页 |
·非刚性配准串行算法描述 | 第59-61页 |
·并行化设计 | 第61-62页 |
·并行算法时间复杂度分析 | 第62-64页 |
·小结 | 第64-65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65-67页 |
·本文的工作总结 | 第65-66页 |
·展望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