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校德育课堂的有效管理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前言 | 第7-10页 |
一、中等职校德育课堂管理的理论透析 | 第10-17页 |
(一) 中等职校德育课堂管理的界定 | 第10-15页 |
1、课堂管理的含义 | 第10-12页 |
2、中等职校德育课堂管理的特殊性 | 第12-15页 |
(二) 中等职校德育课堂管理的功能 | 第15-17页 |
1、维持课堂秩序 | 第15-16页 |
2、提高教学效率 | 第16页 |
3、促进师生发展 | 第16-17页 |
二、中等职校德育课堂管理的现状分析 | 第17-28页 |
(一) 中等职校德育课堂管理的现状 | 第17-21页 |
1、课堂气氛沉闷 | 第18页 |
2、管理方式简单 | 第18-20页 |
3、管理效果欠佳 | 第20-21页 |
(二) 中等职校德育课堂管理低效的影响 | 第21-25页 |
1、学生学习挫折多,造成“习得性无助”感 | 第21-22页 |
2、教师缺乏成就感,产生“职业倦怠”现象 | 第22-24页 |
3、教学质量不达标,影响学校可持续性发展 | 第24-25页 |
(三) 中等职校德育课堂管理低效的成因 | 第25-28页 |
1、教育观念:强调教师绝对权威 | 第25-26页 |
2、教育方式:追求短期效应 | 第26-27页 |
3、学生状态:自我效能感低下 | 第27-28页 |
三、中等职校德育课堂有效管理的基本理念 | 第28-42页 |
(一) 核心理念:以生为本 | 第28-32页 |
1、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 | 第29-31页 |
2、为学生全面发展着想 | 第31-32页 |
(二) 基本原则:注重激励 | 第32-36页 |
1、弥补学生的不足,帮助学生正确归因 | 第33-35页 |
2、挖掘学生的优势,引导学生自我管理 | 第35-36页 |
(三) 实施方法:刚柔相济 | 第36-39页 |
1、教学秩序靠“刚”来“收拢” | 第37-38页 |
2、教学训练靠“柔”来“放开” | 第38-39页 |
(四) 理想境界:无痕管理 | 第39-42页 |
1、管理目的的隐性化 | 第39-40页 |
2、管理方式的人性化 | 第40-41页 |
3、管理过程的审美化 | 第41-42页 |
四、中等职校德育课堂有效管理的实施策略 | 第42-59页 |
(一) 重塑教师的管理权威 | 第42-47页 |
1、高尚的人格修养 | 第43-44页 |
2、和谐的师生关系 | 第44-46页 |
3、独特的管理风格 | 第46-47页 |
(二) 完善课堂的规范管理 | 第47-50页 |
1、规范的制定: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 第48-49页 |
2、规范的执行: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结合 | 第49-50页 |
(三) 提高课堂管理的技巧 | 第50-55页 |
1、教学活动组织的技巧 | 第50-52页 |
2、学生活动调控的技巧 | 第52-53页 |
3、问题行为矫正的技巧 | 第53-55页 |
(四) 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 第55-59页 |
1、针对职校生的学习状况,积极营造良好的学风 | 第55-56页 |
2、凸显职校生的发展目标,创设企业情境的课堂 | 第56-59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附: 调查问卷样张 | 第62-66页 |
后记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