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20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的意义 | 第9-13页 |
·能源和环保问题急需建筑能效的提高 | 第9-12页 |
·提高建筑能效是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 第12页 |
·提高建筑能效是发展建筑业的需要 | 第12-13页 |
·国外建筑节能的发展状况与东北地区现状分析 | 第13-18页 |
·国外发达国家建筑节能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3-15页 |
·东北地区建筑节能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5-18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第18-20页 |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本文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2 建筑能源利用的基本原理 | 第20-29页 |
·建筑得热与失热的途径 | 第20-21页 |
·建筑得热因素 | 第21页 |
·建筑失热因素 | 第21页 |
·建筑传热的方式 | 第21-24页 |
·辐射传热 | 第21-22页 |
·对流传热 | 第22页 |
·导热 | 第22-24页 |
·建筑保温与隔热 | 第24-26页 |
·建筑保温 | 第24-25页 |
·建筑隔热 | 第25-26页 |
·建筑气密性 | 第26-27页 |
·建筑气密性及换气次数 | 第26-27页 |
·换气次数的选定 | 第27页 |
·太阳能利用 | 第27-28页 |
·太阳能 | 第27页 |
·建筑中的太阳能的利用 | 第27-28页 |
·采暖供热系统热效率 | 第28-29页 |
3 提高建筑能效的结构节能管理 | 第29-38页 |
·建筑结构能耗影响因素 | 第29-32页 |
·风的因素 | 第29-30页 |
·建筑因素 | 第30-31页 |
·建筑朝向 | 第31-32页 |
·建筑结构节能主要措施 | 第32-38页 |
·建筑结构节能技术原理 | 第32-33页 |
·墙体节能措施 | 第33-34页 |
·门窗节能措施 | 第34-36页 |
·屋顶节能措施 | 第36-38页 |
4 提高建筑能效的采暖供热节能管理 | 第38-51页 |
·采暖供热节能管理应采取的供热方式 | 第38-44页 |
·集中供热方式 | 第38-41页 |
·分户供热方式 | 第41-44页 |
·供热方式优化 | 第44页 |
·采暖供热节能措施 | 第44-51页 |
·既有热源的节能措施 | 第44-46页 |
·热网的节能措施 | 第46-49页 |
·热用户的节能措施 | 第49-51页 |
5 提高建筑能效的经济政策管理 | 第51-56页 |
·提高建筑节能意识,加强建筑节能工作宣传力度 | 第51页 |
·完善国家建筑节能法规体系 | 第51-52页 |
·建立相应的权威协调管理机构 | 第52页 |
·建立中央财政预算建筑节能政府基金,制定经济鼓励政策 | 第52-53页 |
·推进城市供热收费体制改革,制定合理的热价和收费办法,使供暖收费货币化 | 第53页 |
·建立国家建筑节能技术产品的评估认证制度 | 第53页 |
·加强能效标准体系建设 | 第53-54页 |
·建立用能产品强制性能源效率标志制度 | 第54页 |
·制定规划计划,加强政策引导 | 第54-55页 |
·大力促进节能技术进步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后记 | 第58-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