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引言 | 第7-12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7页 |
(二) 选题意义 | 第7-8页 |
(三) 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一、礼乐政治:荀子政治哲学的基本性格 | 第12-22页 |
(一) 荀子政治哲学之文化背景 | 第12-15页 |
(二) 先秦礼乐关系之反思 | 第15-17页 |
(三) 荀子礼乐关系分疏 | 第17-19页 |
(四) 荀子“礼乐政治”之内涵 | 第19-22页 |
二、“善群”:荀子“礼乐政治”的出发点 | 第22-28页 |
(一) 何谓“善群” | 第22-23页 |
(二) 君道,善群 | 第23-25页 |
(三) 衡量“善群”之标准 | 第25-28页 |
三、治人心:实现善群之关键 | 第28-34页 |
(一) “善群”与“治人心”之关系 | 第28-29页 |
(二) 心术之公患 | 第29-32页 |
(三) 人心何以能治 | 第32-34页 |
四、“礼乐政治”:实现“善群”的根本途径 | 第34-39页 |
(一) “礼乐政治”与“治人心” | 第34-36页 |
(二) “礼乐政治”与“善群” | 第36-39页 |
结语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后记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