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PEEK骨板固定效果和骨板设计依据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本文的创新点与贡献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8页 |
·引言 | 第12页 |
·骨折固定的原则 | 第12-13页 |
·传统的AO原则 | 第12-13页 |
·生物学固定的原则 | 第13页 |
·内固定接骨板失效原因分析 | 第13-15页 |
·新型接骨板的研究 | 第15-18页 |
·传统加压接骨板 | 第15-17页 |
·新型接骨板 | 第17-18页 |
·接骨板材料的发展 | 第18-19页 |
·传统接骨板材料 | 第18-19页 |
·新型接骨板材料 | 第19页 |
·CF/PEEK复合材料的性能 | 第19-23页 |
·PEEK的物理性能与生物相容性 | 第19-21页 |
·碳纤维的性能 | 第21页 |
·CF/PEEK复合材料的性能 | 第21-23页 |
·机械性能 | 第21页 |
·摩擦磨损性能 | 第21-22页 |
·生物学性能 | 第22-23页 |
·CF/PEEK材料的分类及在骨板方面的应用 | 第23-26页 |
·CF/PEEK材料的分类 | 第23-24页 |
·CF/PEEK复合材料在骨板方面的应用 | 第24-26页 |
·接骨板的有限元模拟现况 | 第26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6-28页 |
第2章 骨折愈合机理和弹性静力学有限元理论 | 第28-38页 |
·引言 | 第28页 |
·骨折愈合机理 | 第28-32页 |
·骨折愈合阶段及方式 | 第28-29页 |
·骨折愈合阶段 | 第28-29页 |
·骨折愈合方式 | 第29页 |
·骨折愈合的生物力学 | 第29-30页 |
·骨的力负荷调节理论 | 第30-32页 |
·弹性静力学有限元理论 | 第32-37页 |
·有限元基本思路 | 第32页 |
·弹性静力学基本方程 | 第32-37页 |
·ANSYS软件介绍 | 第37页 |
·ANSYS软件的主要技术特点 | 第37页 |
·ANSYS软件功能简介 | 第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3章 CF/PEEK固定骨折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8-46页 |
·引言 | 第38页 |
·传统方法固定CF/PEEK骨板模型 | 第38-43页 |
·方式一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38-40页 |
·方式一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40-43页 |
·模型假设及所用材料参数 | 第40页 |
·模型一网格的划分 | 第40-42页 |
·模型一载荷及约束的施加 | 第42-43页 |
·螺钉缺省型固定方式模型 | 第43-45页 |
·方式二、三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43-44页 |
·方式二、三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44-45页 |
·模型二、三网格的划分 | 第44页 |
·模型二、三载荷及约束的施加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CF/PEEK骨板固定效果研究 | 第46-66页 |
·引言 | 第46页 |
·方式一固定效果分析 | 第46-53页 |
·方式一骨板内部受力分析 | 第46-47页 |
·方式一骨板X向位移分析 | 第47-48页 |
·方式一螺钉内部受力分析 | 第48-50页 |
·完整骨内应变分析 | 第50-52页 |
·断骨内应变分析 | 第52-53页 |
·方式二、三固定效果分析 | 第53-61页 |
·方式二、三板内应力分析 | 第53-55页 |
·方式二、三螺钉内部受力的分析 | 第55-58页 |
·方式二、三完整骨内应变分析 | 第58-59页 |
·方式二、三断骨内应变分析 | 第59-61页 |
·三种固定方式结果比较分析 | 第61-65页 |
·三种方式板内应力分析比较 | 第61-62页 |
·三种方式下板内X向位移分析比较 | 第62页 |
·三种方式下螺钉内应力分析比较 | 第62-63页 |
·三种方式下完整骨和断骨内应变分析 | 第63-64页 |
·三种固定方式骨板固定效果综合比较 | 第64-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5章 骨板设计依据的研究 | 第66-86页 |
·引言 | 第66页 |
·骨板材料的选择依据 | 第66-69页 |
·材料的力学性能要求 | 第66-68页 |
·刚度 | 第66-67页 |
·强度 | 第67页 |
·延展性 | 第67页 |
·抗疲劳性 | 第67-68页 |
·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要求 | 第68-69页 |
·其它性能要求 | 第69页 |
·骨板力学性能分析的依据 | 第69-73页 |
·刚度分析 | 第70-72页 |
·强度分析 | 第72-73页 |
·新型骨板外形、结构设计的原则 | 第73-81页 |
·AO/ASIF设计的新型骨板 | 第74-77页 |
·有限接触动力加压接骨板(LC-DCP) | 第74-76页 |
·点式接触内固定器(PC-Fix) | 第76-77页 |
·国内设计的新型骨板 | 第77-80页 |
·梯形自身加压接骨板 | 第77页 |
·U形接骨板 | 第77-78页 |
·桥式系列接骨板 | 第78-79页 |
·新型点状接触动力加压接骨板 | 第79-80页 |
·新型骨板外形、结构设计的原则 | 第80-81页 |
·螺钉的受力分析及固定 | 第81-85页 |
·骨螺钉的类型 | 第81页 |
·螺钉作用力分析 | 第81-82页 |
·螺钉折断及松动原因分析 | 第82-83页 |
·螺钉固定扭矩的大小 | 第83页 |
·螺钉应用的趋势—带锁螺钉内固定器 | 第83-85页 |
·CF/PEEK内固定骨板结构的确定 | 第85页 |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结论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