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萝属植物形态学和五种松萝种多糖的分离纯化及活性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6页 |
| ·地衣植物 | 第11-15页 |
| ·地衣概述 | 第11页 |
| ·地衣的形态特征 | 第11-12页 |
| ·地衣的经济用途 | 第12-14页 |
| ·地衣的化学成分 | 第14-15页 |
| ·松萝属地衣植物 | 第15-21页 |
| ·松萝简介 | 第15-16页 |
| ·本实验所用松萝属植物的形态特征 | 第16-18页 |
| ·松萝的主要化学成分 | 第18-19页 |
| ·松萝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 ·多糖的研究方法与生物活性 | 第21-25页 |
| ·多糖的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 ·植物多糖的生物活性 | 第23-25页 |
| ·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 第25-26页 |
| 第二章 松萝的石蜡切片方法改良及形态学研究 | 第26-31页 |
| ·材料、仪器与试剂 | 第26页 |
| ·实验方法 | 第26-27页 |
| ·固定 | 第26-27页 |
| ·软化 | 第27页 |
| ·包埋 | 第27页 |
| ·染色 | 第27页 |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7-30页 |
| ·石蜡切片方法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对策 | 第27-29页 |
| ·桦树松萝的形态学研究 | 第29-30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30-31页 |
| 第三章 粗皮松萝多糖提取分离工艺的研究 | 第31-39页 |
| ·材料、仪器与试剂 | 第31页 |
| ·实验方法 | 第31-33页 |
| ·粗皮松萝多糖的提取工艺流程 | 第31页 |
| ·测定方法 | 第31-32页 |
| ·粗皮松萝提取工艺的研究 | 第32-33页 |
| ·粗皮松萝脱蛋白的工艺的研究 | 第33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3-37页 |
| ·糖含量测定的标准曲线 | 第33页 |
| ·蛋白质测定的标准曲线 | 第33-34页 |
| ·粗皮松萝提取工艺单因素优选 | 第34-36页 |
| ·脱蛋白工艺研究 | 第36-37页 |
| ·结论 | 第37页 |
| ·粗皮松萝提取工艺的研究 | 第37页 |
| ·脱蛋白工艺研究 | 第37页 |
| ·讨论 | 第37-39页 |
| 第四章 五种松萝种多糖的分离纯化及活性的初步研究 | 第39-58页 |
| ·材料、仪器与试剂 | 第39页 |
| ·实验方法 | 第39-42页 |
| ·松萝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工艺流程 | 第39-40页 |
| ·糖含量测定 | 第40页 |
| ·透析法除离子和小分子杂质 | 第40页 |
| ·多糖的理化性质 | 第40页 |
| ·层析柱的制备及纯化条件 | 第40-41页 |
| ·多糖相对分子质量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测定 | 第41-42页 |
| ·松萝多糖清除DPPH 自由基的测定 | 第42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2-54页 |
| ·各松萝精制多糖的理化性质 | 第42-43页 |
| ·松萝多糖的纯化 | 第43-51页 |
| ·松萝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 第51页 |
| ·松萝多糖消除自由基的活性测定 | 第51-54页 |
| ·结论 | 第54-56页 |
| ·讨论 | 第56-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 附图 | 第64-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
| 作者简介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