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2页 |
·渠道输水控制技术 | 第9-11页 |
·长距离调水工程渠道输水调度运行及自动控制数字仿真模拟系统开发 | 第11-12页 |
·渠道输水控制数学模型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渠道输水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 | 第15-17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17-20页 |
第二章 大型长距离调水工程以输水成本最小为目标的最优输水控制数学模型研究 | 第20-32页 |
·带梯级泵站的长距离调水工程最优控制数学模型 | 第20-22页 |
·控制蓄量法及控制变量的选择 | 第20-21页 |
·控制蓄量法的适用范围 | 第21-22页 |
·以输水成本最小为目标的最优控制数学模型 | 第22-23页 |
·约束条件 | 第23-26页 |
·水位约束 | 第23页 |
·渠段水位变化速度约束条件 | 第23-24页 |
·循环结束后水位应恢复到目标水位的约束 | 第24页 |
·总引水量约束条件 | 第24页 |
·过流能力约束条件 | 第24-25页 |
·渠段的流速约束条件 | 第25页 |
·沿线流量匹配约束条件 | 第25页 |
·开停机次数的限制 | 第25-26页 |
·数学模型求解 | 第26页 |
·模型应用 | 第26-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三章 长距离自流型渠道输水的二步法优化模型研究 | 第32-39页 |
·长距离自流型渠道输水控制运行的特点 | 第32-33页 |
·数学模型的构建及求解 | 第33-36页 |
·目标函数 | 第33-34页 |
·输水约束条件 | 第34-36页 |
·模型应用 | 第36-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基于RBF 人工神经网络的下游常水位自适应渠道输水控制研究 | 第39-53页 |
·渠道输水就地PID 控制 | 第39-40页 |
·神经网络PID 控制器 | 第40-41页 |
·RBF 神经网络PID 控制器 | 第41-44页 |
·RBF 网络参数调整算法 | 第42-43页 |
·RBF 网络自整定PID 输水控制器设计 | 第43-44页 |
·RBF 下游常水位渠道输水PID 控制过程及模拟 | 第44-46页 |
·RBF 下游常水位渠道输水PID 控制过程 | 第44页 |
·输水PID 控制过程的水力学模拟 | 第44-45页 |
·特性指标 | 第45-46页 |
·输水PID 控制过程的水力学模拟 | 第46页 |
·模型应用 | 第46-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基于CMAC 神经网络的自适应渠道输水自动控制研究 | 第53-63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53页 |
·CMAC 神经网络 | 第53-56页 |
·CMAC 神经网络原理 | 第53-55页 |
·CMAC 复合PID 控制算法 | 第55-56页 |
·渠道输水CMAC 复合PID 控制及仿真 | 第56-58页 |
·渠道输水CMAC 控制 | 第56-57页 |
·输水自动控制过程模拟 | 第57-58页 |
·模型应用 | 第58-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六章 实时参数模糊自适应渠道输水控制器及应用 | 第63-75页 |
·参数模糊自整定的渠道输水PID 控制 | 第63-64页 |
·模糊自适应PID 控制构造 | 第64-67页 |
·模糊自适应PID | 第64-66页 |
·基于引黄济青工程渠道输水模糊控制规则表的建立 | 第66页 |
·基于模糊控制规则表的模糊推理 | 第66-67页 |
·明渠输水的实时模糊自整定控制过程及仿真 | 第67-69页 |
·明渠输水实时模糊自整定控制过程 | 第67-68页 |
·模糊自适应输水控制过程仿真模拟 | 第68-69页 |
·模型应用 | 第69-72页 |
·与RBF 人工神经网络法的对比 | 第72-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七章 一种简易的渠道输水非线性PID 控制方法研究 | 第75-85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75页 |
·渠道输水非线性PID 控制设计 | 第75-78页 |
·渠道输水非线性PID 控制参数 | 第75-77页 |
·非线性PID 控制 | 第77-78页 |
·渠道输水非线性PID 控制过程的非恒定流模拟 | 第78页 |
·模型应用 | 第78-82页 |
·几种非线性控制渠道输水控制方法对比 | 第82-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第八章 对水位变化严格控制的明渠输水步进式就地自动控制模型 | 第85-92页 |
·渠道输水及冰期输水控制的稳定性特点 | 第85-86页 |
·步进式PID 控制模型 | 第86-87页 |
·传统渠道输水PID 控制模型 | 第86页 |
·步进式渠道PID 输水控制模型 | 第86页 |
·步进式PID 渠道输水控制 | 第86-87页 |
·步长Δb 对输水控制效果的影响 | 第87-89页 |
·模型应用 | 第89-91页 |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第九章 长距离调水工程渠道输水调度运行及自动控制数字仿真模拟系统开发 | 第92-114页 |
·系统结构及总体设计 | 第92-93页 |
·系统的功能、特点及使用 | 第93-95页 |
·非恒定流偏微分方程及求解 | 第95页 |
·圣维南方程组的特征线方程和特征方程 | 第95-98页 |
·特征线法解法 | 第96-98页 |
·稳定条件 | 第98页 |
·隐格式法求解法 | 第98-100页 |
·外边界及内边界求解 | 第100-109页 |
·外边界 | 第100-101页 |
·内边界 | 第101-103页 |
·系统验证 | 第103-109页 |
·渠道输水自动控制仿真模拟子系统设计 | 第109-111页 |
·设计思路 | 第110页 |
·自定义自动控制过程 | 第110-111页 |
·自动控制模型的程序设计 | 第111页 |
·仿真模拟系统在引黄济青工程输水控制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应用 | 第111-114页 |
第十章 结论及展望 | 第114-117页 |
·结论 | 第114-116页 |
·展望 | 第116-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25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 第125-126页 |
致谢 | 第1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