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供应链管理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9页 |
1 导论 | 第9-17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3页 |
·经济全球化 | 第9-10页 |
·经济全球化与跨国供应链的发展 | 第10-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国外研究情况 | 第13-14页 |
·国内研究情况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方法 | 第15-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2 跨国供应链管理理论基础 | 第17-28页 |
·供应链管理概述 | 第17-20页 |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 第17-18页 |
·供应链管理的特点 | 第18-19页 |
·供应链类型 | 第19-20页 |
·跨国供应链管理概述 | 第20-24页 |
·跨国供应链概念 | 第20-21页 |
·跨国供应链形成的动因 | 第21-23页 |
·跨国供应链的特征 | 第23页 |
·跨国供应链的类型 | 第23-24页 |
·跨国供应链形成的相关理论 | 第24-28页 |
·交易成本理论 | 第24-25页 |
·比较优势转移理论 | 第25-26页 |
·价值链理论 | 第26-28页 |
3 跨国供应链管理的现状及发展 | 第28-37页 |
·跨国供应链管理面临的挑战 | 第28-30页 |
·供应链整体利益与个体利益容易产生冲突 | 第28页 |
·跨国供应链管理中面临信息共享困难 | 第28-29页 |
·全球性售后服务体系有待建立 | 第29页 |
·配套的国际物流还有待发展 | 第29-30页 |
·发展跨国供应链管理的战略意义 | 第30-32页 |
·跨国供应链管理有利于企业获得时间优势 | 第31页 |
·跨国供应链管理有利于降低企业总成本 | 第31页 |
·跨国供应链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 | 第31页 |
·跨国供应链管理可简化企业组织,提高管理效率 | 第31-32页 |
·影响跨国供应链发展的因素 | 第32-35页 |
·跨国供应链的结构 | 第32-33页 |
·国际物流运输与配送 | 第33页 |
·国际供应链中的财务管理 | 第33-34页 |
·文化、法律、政治及社会因素 | 第34-35页 |
·跨国供应链发展趋势 | 第35-37页 |
·第三方物流需求发展迅速 | 第35页 |
·电子商务与供应链一体化 | 第35-36页 |
·绿色化供应链的兴起 | 第36-37页 |
4 跨国供应链模式 | 第37-52页 |
·戴尔模式——基于“直销模式”的供应链管理 | 第37-42页 |
·戴尔供应链管理的策略 | 第38-40页 |
·戴尔供应链管理的特点 | 第40-42页 |
·海尔模式——基于市场链的业务流程再造 | 第42-47页 |
·海尔市场链的内涵和运作方式 | 第42-43页 |
·以市场链为纽带的业务流程再造过程 | 第43-46页 |
·市场链的管理模式的特点 | 第46-47页 |
·沃尔玛——以信息化主导供应链管理 | 第47-49页 |
·三种典型模式的比较分析 | 第49-52页 |
·三种模式各自的特点 | 第49-50页 |
·三种模式共同的经验 | 第50-52页 |
5 优化跨国供应链的策略 | 第52-60页 |
·延迟策略 | 第52-53页 |
·延迟运作的概念及类型 | 第52-53页 |
·实施延迟运作战略的条件 | 第53页 |
·业务外包策略 | 第53-57页 |
·业务外包的涵义 | 第54页 |
·企业业务外包的作用 | 第54-55页 |
·外包的类型 | 第55-57页 |
·建立供应链战略联盟 | 第57-60页 |
·建立供应链战略联盟的动因 | 第57-58页 |
·合作伙伴的选择标准 | 第58-60页 |
6 我国企业构建跨国供应链的思路 | 第60-68页 |
·我国企业在跨国供应链管理中面临的问题 | 第60-62页 |
·我国企业在自身供应链整合上面临的问题 | 第60-61页 |
·我国企业构建跨国供应链所面临的问题 | 第61-62页 |
·我国企业构建跨国供应链管理的策略 | 第62-68页 |
·加强国内供应链的建设和转变 | 第62-64页 |
·积极参与跨国公司供应链的组建 | 第64-66页 |
·争取跨国供应链上的主体地位 | 第66-68页 |
结论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