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玉米温热杂交种光周期敏感性及杂种优势研究

中文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1 文献综述第10-22页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的类型第10-12页
     ·主要代表种群(族)第10-12页
     ·其他热带、亚热带群体第12页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光周期敏感性研究第12-15页
     ·玉米光周期临界日长及感光阶段第12-13页
     ·玉米周期敏感程度的评价指标第13页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光周期敏感特性第13-15页
     ·玉米光周期敏感相关性状的遗传特性第15页
     ·玉米光周期敏感相关基因的定位与克隆研究第15页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资源在温带的利用第15-17页
     ·热带、亚热带种质在温带利用的发展情况及现状第15-16页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资源在温带育种中的改良和利用方法第16-17页
   ·玉米杂种优势、杂种优势群、杂种优势模式第17-21页
     ·杂种优势、杂种优势群、杂种优势模式的概念第17-18页
     ·玉米杂种优势、杂种优势模式研究方法和进展第18-19页
     ·热带、亚热带种质同温带种质的配合力及杂优模式研究第19-21页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在温带育种利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第21-22页
     ·光周期敏感性第21页
     ·缺少被鉴定、改良的热带、亚热带育种材料的性状信息第21页
     ·热带、亚热带种质导入温带种质的比例问题第21页
     ·缺少温、热种质间杂种优势的研究第21-22页
2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2-23页
3 材料和方法第23-25页
   ·试验材料第23页
   ·试验方法第23-25页
     ·田间试验设计第23-24页
     ·统计分析方法第24-25页
4 结果与分析第25-47页
   ·方差分析结果第25-26页
   ·温热杂交种光周期敏感特性分析第26-36页
     ·各性状在不同光周期环境下的表现情况第26-31页
     ·不同亲本类型组配的杂交种的各性状表现第31-32页
     ·温热杂交种的光周期敏感特性第32-33页
     ·温热杂交种光周期敏感相关性状遗传模型分析第33-36页
   ·温热杂交种光周期敏感相关性状配合力分析第36-43页
     ·配合力方差分析第36-37页
     ·配合力效应分析第37-43页
     ·群体配合力方差及遗传力分析第43页
   ·温热杂交种产量杂种优势分析第43-47页
     ·温热杂交种的单株产量表现第43-44页
     ·单株产量配合力分析第44-45页
     ·杂种优势分析第45-47页
5 讨论第47-52页
   ·温热杂交种的光周期敏感性特点、适应性及利用潜力第47-48页
   ·温热杂交种的光周期敏感性相关性状遗传特点及改良利用方法第48-49页
   ·温热杂交种的热带种质遗传成分比例及杂种优势利用模式第49-50页
   ·本研究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工作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稀疏逼近方法在阵列信号测向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淄博市旧城区改造规划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