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组合结构论文

钢筋混凝土框架顶钢结构加层抗震分析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9页
   ·课题的研究背景第8-9页
   ·国内外既有房屋加层改造发展概况第9-12页
   ·既有房屋加层改造研究现状第12-16页
     ·加层方法第12-15页
     ·试验和理论研究第15-16页
   ·既有房屋加层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第16-17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7-19页
第二章 轻钢加层结构第19-32页
   ·轻钢加层的应用概况第19-20页
   ·轻钢加层的优缺点第20-21页
   ·轻钢加层的结构体系及计算模型第21-22页
   ·轻钢加层的设计原则第22-23页
   ·轻钢加层的抗震设计计算方法第23-26页
     ·底部剪力法第23-24页
     ·振型分解法第24-26页
   ·轻钢加层结构的抗震研究及展望第26-32页
     ·阻尼器在轻钢结构加层的控制应用第26-29页
     ·被动调谐减震控制体系在加层结构中的应用第29-31页
     ·轻钢加层结构研究应用展望第31-32页
第三章 结构的阻尼理论第32-41页
   ·阻尼的基本概念第32-33页
   ·阻尼的实质及表达第33-34页
   ·阻尼参数的确定第34-41页
     ·模态应变能法第34-35页
     ·比例阻尼结构的阻尼表达第35-36页
     ·非比例阻尼的表达方式第36-41页
第四章 结构动力响应分析第41-45页
   ·空间结构分析方程求解的基本方法第41-42页
   ·本文采用的求解方法第42-45页
第五章 算例分析第45-64页
   ·NDAS2D 软件简介第45-46页
     ·结构线弹性自振特性计算第45-46页
     ·动力平衡方程第46页
     ·地震激励第46页
   ·算例分析第46-64页
     ·算例一(8 层钢筋混凝土框架+2 层钢框架)第46-57页
     ·算例二(10 层钢筋混凝土框架+2 层钢框架)第57-64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4-66页
   ·结论第64-65页
   ·展望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70-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上市公司配股绩效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高中学生物理素养及相关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