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前言 | 第10-11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30页 |
| 1 化学成分研究 | 第11-12页 |
| ·黄酮及其苷类 | 第11页 |
| ·挥发油类成分 | 第11页 |
| ·蒽醌类化合物和生物碱 | 第11-12页 |
| 2 药理作用研究 | 第12-15页 |
| ·淫羊藿的药理作用 | 第12-13页 |
| ·总黄酮的药理作用 | 第13页 |
| ·淫羊藿苷的药理作用 | 第13-14页 |
| ·淫羊藿次苷的药理作用 | 第14页 |
| ·淫羊藿多糖的药理作用 | 第14页 |
| ·微量元素的药理作用 | 第14-15页 |
| ·黄酮类化合物体内代谢规律的研究 | 第15页 |
| 3 炮制研究 | 第15-20页 |
| ·炮制方法历史沿革 | 第15-18页 |
| ·炮制对化学成分的影响 | 第18-19页 |
| ·炮制对淫羊藿药理作用的影响 | 第19页 |
| ·炮制工艺研究 | 第19-20页 |
| 4 指纹图谱的研究 | 第20页 |
| ·指纹图谱的含义 | 第20页 |
| ·指纹图谱的建立方式 | 第20页 |
| ·淫羊藿指纹图谱的研究 | 第20页 |
| 5 质量标准的研究 | 第20-21页 |
| ·中国药典2005 年版要求 | 第21页 |
| ·质量控制目前研究状况 | 第21页 |
| 6 临床应用研究 | 第21-23页 |
| ·古代临床应用 | 第21-22页 |
| ·现代临床应用 | 第22-23页 |
| 7 小结与讨论 | 第23-24页 |
| 参考文献 | 第24-30页 |
| 第二章 淫羊藿饮片指纹图谱的研究 | 第30-66页 |
| 1 仪器,试剂及试药 | 第30-31页 |
| 2 淫羊藿饮片指纹图谱方法的建立 | 第31-34页 |
| ·供试品的制备 | 第31页 |
| ·色谱条件的考察 | 第31-34页 |
| ·流动相考察 | 第31-32页 |
| ·检测波长考察 | 第32页 |
| ·提取溶剂考察 | 第32-33页 |
| ·柱温及流速考察 | 第33页 |
| ·空白试验 | 第33页 |
| ·洗脱时间考察 | 第33-34页 |
| 3 指纹图谱的方法学考察 | 第34-36页 |
| ·稳定性考察 | 第34-35页 |
| ·精密度考察 | 第35页 |
| ·重现性考察 | 第35-36页 |
| 4 不同品种淫羊藿HPLC色谱指纹图谱的测定及评价 | 第36-60页 |
| ·巫山淫羊藿饮片指纹图谱研究 | 第36-42页 |
| ·巫山淫羊藿生品饮片 | 第36-38页 |
| ·巫山淫羊藿炙品饮片 | 第38-41页 |
| ·炮制前后指纹图谱中变化特征峰的比较 | 第41-42页 |
| ·淫羊藿饮片指纹图谱研究 | 第42-48页 |
| ·淫羊藿生品饮片 | 第42-45页 |
| ·淫羊藿炙品饮片 | 第45-47页 |
| ·炮制前后指纹图谱中变化特征峰的比较 | 第47-48页 |
| ·朝鲜淫羊藿指纹图谱研究 | 第48-54页 |
| ·朝鲜淫羊藿生品饮片 | 第48-50页 |
| ·朝鲜淫羊藿炙品饮片 | 第50-53页 |
| ·炮制前后指纹图谱中变化太特征峰的比较 | 第53-54页 |
| ·柔毛淫羊藿指纹图谱研究 | 第54-60页 |
| ·柔毛淫羊藿生品饮片 | 第54-56页 |
| ·柔毛淫羊藿炙品 | 第56-59页 |
| ·炮制前后指纹图谱中变化特征峰的比较 | 第59-60页 |
| 5 线性关系和加样回收率考察 | 第60-62页 |
| ·线性关系考察 | 第60-61页 |
| ·淫羊藿苷线性关系考察 | 第60页 |
| ·朝藿定C线性关系考察 | 第60-61页 |
| ·加样回收率考察 | 第61-62页 |
| ·淫羊藿苷加样回收率考察 | 第61页 |
| ·朝藿定C加样回收率考察 | 第61-62页 |
| 6 中试样品含量测定 | 第62-64页 |
| ·淫羊藿苷和朝藿定C含量的测定 | 第62页 |
| ·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 第62页 |
| ·含量测定结果 | 第62-64页 |
| 7 小结与讨论 | 第64-66页 |
| 第三章 炮制原理初探 | 第66-78页 |
| 1 仪器、试剂及试药 | 第66页 |
| 2 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66-67页 |
| ·薄层色谱鉴别 | 第66-67页 |
| ·含量测定 | 第67页 |
| 3 试验的方法和结果 | 第67-76页 |
| ·朝藿定C加热炮制 | 第67-69页 |
| ·朝藿定C加热炮制样品的制备 | 第67页 |
| ·薄层鉴别 | 第67页 |
| ·含量测定 | 第67-69页 |
| ·淫羊藿苷的加热炮制 | 第69-70页 |
| ·淫羊藿苷加热炮制样品的制备 | 第69页 |
| ·薄层鉴别 | 第69-70页 |
| ·含量测定 | 第70页 |
| ·总黄酮的加热炮制 | 第70-72页 |
| ·总黄酮加热炮制样品的制备 | 第70页 |
| ·薄层鉴别 | 第70-71页 |
| ·含量测定 | 第71-72页 |
| ·巫山淫羊藿片的炮制验证 | 第72-74页 |
| ·不同炮制程度巫山淫羊藿饮片的制备 | 第72页 |
| ·薄层鉴别 | 第72-73页 |
| ·含量测定 | 第73-74页 |
| ·淫羊藿饮片的炮制验证 | 第74-76页 |
| ·不同炮制程度淫羊藿饮片的制备 | 第74页 |
| ·薄层鉴别 | 第74-75页 |
| ·含量测定 | 第75-76页 |
| 4 小结与讨论 | 第76页 |
| 5 炮制原理总结 | 第76-78页 |
| 第四章 水煎煮对淫羊藿中黄酮类成分的影响 | 第78-81页 |
| 1 仪器、试剂与试药 | 第78页 |
| 2 供试品的制备 | 第78页 |
| 3 样品的含量测定 | 第78-80页 |
| 4 小结 | 第80-81页 |
| 总结与讨论 | 第81-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82-83页 |
| 附件1 | 第83-85页 |
| 附件2 | 第85-93页 |
| 致谢 | 第93-94页 |
| 个人简历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