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国医学理论论文--中医现代化研究论文

中医软指标疗效评价模式初步研究--以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为示范

中文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7页
1 文献综述第17-28页
   ·中医软指标评价的理论研究第17-25页
     ·中医软指标的概念源流及新考第17-18页
     ·中医软指标复杂特性的产生基础第18-20页
     ·中医软指标的复杂特性第20-22页
     ·中医软指标的特殊功能第22-25页
   ·中医软指标的基本研究方法第25-28页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第25-27页
     ·线性研究与非线性研究第27-28页
2 前言第28-29页
3 研究方法及结果第29-79页
   ·中医软指标的规范第29页
   ·中医软指标的筛选第29-36页
     ·软指标的初筛第29-30页
     ·软指标的优化第30-33页
     ·示范研究—基于文献和临床调研及条目分析的中医软指标的筛选第33-36页
   ·中医软指标的重构第36-39页
     ·中医软指标重构的层次第36页
     ·示范研究—症状的维度定义第36-39页
   ·中医软指标的测量第39-48页
     ·中医软指标测量的概念第39页
     ·中医软指标测量的特殊性源于中医自身第39-40页
     ·中医软指标的测量类型第40页
     ·中医软指标的主要测量方法第40-46页
       ·观察法第40-41页
       ·访谈法第41-42页
       ·测验法第42-43页
       ·问卷法第43页
       ·其它常用方法第43-44页
       ·临床病例报告表第44-46页
         ·CRF设计中软指标测量的常用方法第44-45页
         ·临床研究中软指标测量的影响因素第45页
         ·临床研究中软指标测量影响因素的控制措施第45-46页
     ·示范研究—传统等级分类方法与VAS法的应用第46-48页
   ·中医软指标的赋权第48-53页
     ·主观赋权法第48页
     ·客观赋权法第48页
     ·主客观综合赋权法第48-49页
     ·示范研究—基于RSR(秩和比)法的主客观综合赋权法第49-53页
   ·中医软指标的量化第53-64页
     ·中医软指标的赋值第53-55页
     ·软指标数值的标准化第55-56页
     ·示范研究—传统线性症状量化方法与非线性量化方法的比较第56-64页
   ·中医软指标的评价方法第64-74页
     ·中医软指标的疗效评价标准第64页
     ·横向(同一时点)资料的分析方法第64-65页
     ·纵向(不同时点)资料的分析方法第65-67页
     ·综合评价方法第67-68页
     ·示范研究—几种多指标纵向数据统计方法的应用第68-74页
   ·中医软指标疗效评价模式的构建第74-75页
     ·中医软指标的维度第75页
     ·中医软指标的阶度第75页
     ·中医软指标的数据分析第75页
   ·结语第75-79页
4 讨论第79-83页
   ·中医软指标的筛选是对指标的优化第79页
   ·中医软指标的重构是对指标维度的划分第79-80页
   ·中医软指标的测量是评价的关键第80页
   ·中医软指标的赋权确定了主要指标的地位第80-81页
   ·中医软指标的量化宜符合软指标的特性第81页
   ·中医软指标疗效评价需采用适宜的评价方法第81-82页
   ·建立中医软指标疗效评价模式的意义第82-83页
5 结论第83-85页
   ·中医软指标疗效评价的规范—筛选—重构—测量—赋权—量化—评价模式的初步构建第83页
   ·中医软指标疗效评价模式中宜采用适宜的方法第83页
   ·中医软指标疗效评价模式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示范研究第83-85页
致谢第85-87页
个人简历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试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的分类管理制度设计
下一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青年就业问题及对策--对102团场的实地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