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9页 |
前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煤气化研究进展 | 第11-22页 |
·煤气化方法研究综述 | 第11-17页 |
·鲁奇(Lurgi)加压固定床气化 | 第12页 |
·液态排渣鲁奇气化 | 第12-13页 |
·高温温克勒(HTW)气化法 | 第13-14页 |
·KRW 气化工艺 | 第14-15页 |
·K-T 粉煤气化法 | 第15-16页 |
·德士古水煤浆气化 | 第16-17页 |
·煤炭催化气化 | 第17-19页 |
·福建无烟煤的特性及煤气化现状 | 第19-22页 |
·中国及福建省储煤 | 第19页 |
·福建无烟煤的特殊性 | 第19-20页 |
·福建无烟煤气化应用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催化气化的基础研究 | 第22-31页 |
·流态化基础知识 | 第22-23页 |
·煤炭催化气化特点 | 第23-27页 |
·催化剂的分类与制备 | 第23-27页 |
·碱金属催化剂 | 第23-24页 |
·碱土金属 | 第24-25页 |
·过渡金属 | 第25页 |
·稀土金属 | 第25-26页 |
·煤灰分及矿物质 | 第26页 |
·复合催化剂 | 第26-27页 |
·煤催化气化机理 | 第27-29页 |
·电子转移机理 | 第27页 |
·氧传递机理 | 第27-28页 |
·碱金属催化C-CO_2和C-H_2O 反应机理 | 第28-29页 |
·水蒸汽气化原理 | 第29页 |
·福建无烟煤催化气化研究催化剂的选择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实验部分 | 第31-39页 |
·实验原料准备 | 第31-32页 |
·煤样性质与制备 | 第31页 |
·催化剂来源与制备 | 第31-32页 |
·催化剂来源 | 第31-32页 |
·催化剂制备 | 第32页 |
·实验操作 | 第32-35页 |
·实验方法 | 第32-33页 |
·Φ28mm 间歇流化床(模试)装置实验方法 | 第32-33页 |
·Φ123mm 扩大连续流化床装置实验方法 | 第33页 |
·实验流程 | 第33-35页 |
·Φ28mm 模试间歇流化床(模试)装置实验流程 | 第33-34页 |
·Φ123mm 扩大连续流化床装置实验流程 | 第34-35页 |
·煤气成分分析与计算 | 第35-38页 |
·煤气成分分析 | 第35-37页 |
·分析溶液的配置 | 第35-36页 |
·煤气成分分析步骤 | 第36-37页 |
·评价指标 | 第37-38页 |
·碳转化率的计算 | 第37页 |
·催化剂含量 | 第37页 |
·煤气的平均组成(y_i )|- | 第37页 |
·煤气热值QLHV (MJ/m3) | 第37-38页 |
·产气率Yg(m3/kg 煤) | 第38页 |
·实验装置的可靠性 | 第38-39页 |
·气化实验结果的重复性 | 第38-39页 |
第四章 福建无烟煤催化气化扩大连续流化床工艺设计 | 第39-49页 |
·流化床部分 | 第39-41页 |
·流化床最小流化速度计算 | 第39-40页 |
·流化床操作气速 | 第40页 |
·进口水气混合室 | 第40页 |
·分布板 | 第40-41页 |
·流化床反应器 | 第41页 |
·加热部分 | 第41-43页 |
·水、空气预热器及其加热器 | 第41-42页 |
·流化床反应器加热器 | 第42页 |
·进口水气混合器加热器 | 第42-43页 |
·加料部分 | 第43-44页 |
·加料斗 | 第43页 |
·螺旋进料器 | 第43-44页 |
·分离、干燥部分 | 第44-46页 |
·沉降室 | 第44页 |
·旋风分离器 | 第44-45页 |
·冷凝器校核 | 第45-46页 |
·干燥器 | 第46页 |
·计量部分 | 第46页 |
·控制及仪表部分 | 第46-49页 |
第五章 高变质福建无烟煤间歇模试流化床混合气催化气化 | 第49-69页 |
·福建无烟煤工业纯碱催化气化模试研究 | 第49-56页 |
·催化剂含量与气化温度对催化气化的影响 | 第49-53页 |
·催化剂含量与温度对碳转化率的影响 | 第49-51页 |
·催化剂含量与温度对煤气产量的影响 | 第51-52页 |
·催化剂含量与温度对煤气组成及煤气热值的影响 | 第52-53页 |
·水气比对流化床催化气化过程的影响 | 第53-56页 |
·水气比对碳转化率的影响 | 第54-55页 |
·水气比对煤气产量的影响 | 第55-56页 |
·水气比对煤气热值的影响 | 第56页 |
·福建无烟煤纸浆黑液催化气化模试研究 | 第56-65页 |
·纸浆黑液催化气化碳转化率的校正 | 第57-58页 |
·催化剂含量与气化温度对催化气化的影响 | 第58-62页 |
·催化剂含量与气化温度对碳转化率的影响 | 第58-59页 |
·催化剂含量与气化温度对煤气产量的影响 | 第59-61页 |
·催化剂含量与气化温度对煤气组成及热值的影响 | 第61-62页 |
·水气比对催化气化的影响 | 第62-65页 |
·水气比对碳化率的影响 | 第62-64页 |
·水气比对煤气产率的影响 | 第64页 |
·水气比对煤气热值的影响 | 第64-65页 |
·不同催化剂对福建无烟煤催化气化的影响 | 第65-68页 |
·催化剂活性的比较 | 第66-67页 |
·适宜工艺条件的选择 | 第67-68页 |
·工业纯碱催化气化(模试)适宜工艺条件的选择 | 第67页 |
·纸浆黑液催化气化(模试)适宜工艺条件的选择 | 第67-68页 |
·小结 | 第68-69页 |
第六章 高变质福建无烟煤扩大连续流化床混合气催化气化 | 第69-85页 |
·无烟煤连续流化床工业纯碱催化气化研究 | 第69-75页 |
·催化剂浓度与温度对碳转化率和产气率的影响 | 第69-71页 |
·催化剂浓度与温度对煤气组成及热值的影响 | 第71-72页 |
·水/气比与温度对碳转化率和产气率的影响 | 第72-73页 |
·水/气比与温度对煤气组成和热值的影响 | 第73-74页 |
·扩大连续流化床工业纯碱催化气化的适宜操作条件 | 第74-75页 |
·无烟煤连续流化床纸浆黑液催化气化研究 | 第75-83页 |
·纸浆黑液催化气化碳转化率的校正 | 第75-76页 |
·催化剂浓度与温度对碳转化率和产气率的影响 | 第76-78页 |
·催化剂浓度与温度对煤气组成及热值的影响 | 第78-80页 |
·水/气比与温度对碳转化率和产气率的影响 | 第80-81页 |
·水/气比与温度对煤气组成和热值的影响 | 第81-83页 |
·扩大连续流化床纸浆黑液催化气化的适宜操作条件 | 第83页 |
·小结 | 第83-85页 |
第七章 高变质福建无烟煤流化床混合气催化气化扩大的影响 | 第85-90页 |
·模试间歇流化床与扩大连续流化床操作方式的比较 | 第85-86页 |
·流化床规模及操作方式的改变对催化气化的影响 | 第86-89页 |
·对碳化率的影响 | 第86-87页 |
·对煤气产率的影响 | 第87-88页 |
·对煤气热值的影响 | 第88-89页 |
·小结 | 第89-90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90-93页 |
·间歇模试流化床混合气催化气化 | 第90-91页 |
·扩大连续流化床混合气催化气化 | 第91-92页 |
·流化床规模及操作方式的影响 | 第92页 |
·建议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
附录 | 第98-110页 |
个人简历 | 第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