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引言 | 第10页 |
·电塑性效应研究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 第10-13页 |
·电塑性效应的发现 | 第10-12页 |
·电塑性效应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电流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13-16页 |
·电流对材料应力松弛的影响 | 第13页 |
·电流对材料蠕变的影响 | 第13-14页 |
·电流对材料疲劳的影响 | 第14页 |
·电流对材料裂纹的影响 | 第14-15页 |
·电塑性效应极性的研究 | 第15-16页 |
·电塑性效应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 第16-18页 |
·对电塑性效应的解释 | 第18-20页 |
·焦耳热效应对金属流动应力的影响 | 第18-19页 |
·磁压缩效应对金属流动应力的影响 | 第19页 |
·集肤效应对金属流动应力的影响 | 第19页 |
·纯电塑性效应对金属流动应力的影响 | 第19-20页 |
·课题来源、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0-21页 |
第2章 电塑性效应对金属流动应力的影响及其机理的研究 | 第21-43页 |
·引言 | 第21页 |
·塑性变形的热激活理论 | 第21-25页 |
·微观位错滑移与宏观应变的关系 | 第25-27页 |
·基于热激活理论的微观位错滑移速率与宏观应变速率的关系 | 第27-28页 |
·电塑性热激活理论的研究现状 | 第28-31页 |
·电塑性效应中金属流动应力计算公式的推导 | 第31-35页 |
·电塑性公式的分析 | 第35-42页 |
·电塑性效应中流动应力降低值的算例 | 第35-36页 |
·电流密度与流动应力降低值的关系 | 第36-37页 |
·温度与流动应力降低值的关系 | 第37-39页 |
·应变速率与流动应力降低值的关系 | 第39-40页 |
·应变程度与流动应力降低值的关系 | 第40-41页 |
·电塑性常数与流动应力降低值的关系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3章 脉冲电流发生器的研制 | 第43-50页 |
·引言 | 第43页 |
·振荡器的构成 | 第43-48页 |
·脉冲形成 | 第44-45页 |
·脉冲调宽 | 第45-46页 |
·倒相与控制 | 第46-47页 |
·功率放大 | 第47-48页 |
·脉冲电流发生器的输出功率及损耗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电塑性效应的实验研究 | 第50-68页 |
·引言 | 第50页 |
·电塑性实验装置及原理 | 第50-53页 |
·电子万能试验机 | 第51-52页 |
·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 | 第52页 |
·电子示波器 | 第52-53页 |
·实验材料 | 第53页 |
·实验过程 | 第53-54页 |
·实验参数的选择 | 第54-55页 |
·拉伸速度的选择 | 第54页 |
·脉冲电流频率的选择 | 第54-55页 |
·脉冲电流宽度的选择 | 第55页 |
·脉冲电流密度的选择 | 第55页 |
·实验中干扰因素的处理 | 第55-57页 |
·应力-位移曲线自身波动的处理 | 第55页 |
·电热对实验结果影响的处理 | 第55-56页 |
·不同拉伸试样间拉伸曲线波动的处理 | 第56-57页 |
·电塑性实验中的电热分析 | 第57-61页 |
·热-电耦合分析 | 第57-58页 |
·热-电耦合有限元方程 | 第58-59页 |
·电热的数值模拟过程及结果 | 第59-61页 |
·实验中试样截面积和电阻值的变化 | 第61-62页 |
·确定试样电流密度的方法 | 第62页 |
·流动应力降低值的测量办法 | 第62-63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63-66页 |
·电流密度对流动应力降低值的影响 | 第63-65页 |
·应变速率对流动应力降低值的影响 | 第65页 |
·应变程度对流动应力降低值的影响 | 第65-66页 |
·温度对流动应力降低值的影响 | 第66页 |
·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的比较 | 第66-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结论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作者简介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