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I智能网络平台的研究与设计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9页 |
第一章 CTI技术概述 | 第9-19页 |
·CTI技术的发展 | 第9-10页 |
·CTI的集成方式 | 第10-11页 |
·CTI的硬件技术及其标准 | 第11-12页 |
·CTI的软件技术及其标准 | 第12-16页 |
·CTI软件结构 | 第12-13页 |
·CTI标准的演进 | 第13-14页 |
·CTI应用编程接口 | 第14-16页 |
·一个简化的CTI系统的平台结构 | 第16-17页 |
·CTI技术在电信网络上的应用 | 第17-19页 |
·IP语音技术(VoIP) | 第17页 |
·呼叫中心 | 第17-18页 |
·Internet呼叫中心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智能网的基本原理 | 第19-32页 |
·智能网的产生 | 第19-20页 |
·智能网概念模型INCM | 第20-26页 |
·业务平面 | 第21-23页 |
·整体功能平面 | 第23页 |
·分布功能平面 | 第23-25页 |
·物理平面 | 第25-26页 |
·基本呼叫状态模型 | 第26-30页 |
·智能网应用协议及其与No.7信令之间的关系 | 第30-32页 |
·智能网的应用协议 | 第30页 |
·INAP与No.7信令之间的关系 | 第30-32页 |
第三章 CELL-SIN系统平台的总体设计 | 第32-40页 |
·CELL-SIN系统概述 | 第32页 |
·CELL-SIN系统的总体结构 | 第32-35页 |
·系统物理结构 | 第32-33页 |
·系统软件结构 | 第33-35页 |
·CELL-SIN系统软件结构 | 第35-40页 |
·业务交换点(SSP) | 第35-36页 |
·业务控制点(SCP) | 第36-37页 |
·智能外设(IP) | 第37页 |
·业务管理系统(SMS) | 第37-38页 |
·业务生成环境点(SCEP) | 第38页 |
·认证、授权、计费服务器(AAA) | 第38-40页 |
第四章 业务生成环境的设计与实现 | 第40-52页 |
·智能网的业务生成 | 第40-42页 |
·业务生命周期 | 第40页 |
·新业务的创建 | 第40-41页 |
·业务无关构件SIB | 第41-42页 |
·CELL-SIN SCE功能设计 | 第42-43页 |
·业务设计工具 | 第42-43页 |
·业务检验、仿真工具 | 第43页 |
·CELL-SIN SCE实现的关键技术 | 第43-52页 |
·SIB的细分 | 第43-44页 |
·基于XML定义智能网业务的可行性 | 第44-46页 |
·智能网业务的XML描述 | 第46-51页 |
·其它相关实现技术 | 第51-52页 |
第五章 通用ICP通信可复用库的设计与实现 | 第52-59页 |
·UMC的设计目标 | 第52-53页 |
·UMC的设计 | 第53-56页 |
·UMC的总体结构 | 第53-54页 |
·UMC的编程接口 | 第54-55页 |
·模块地址本设计模式 | 第55-56页 |
·UMC的工作模式 | 第56页 |
·UMC实现的关键技术 | 第56-59页 |
·多线程和内存共享机制 | 第56-57页 |
·基于消息队列的实现 | 第57页 |
·模块连接信息的管理 | 第57-59页 |
第六章 业务控制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 第59-70页 |
·总体设计 | 第59-63页 |
·设计思想 | 第59-60页 |
·SCF的功能模块 | 第60-62页 |
·SCF的工作原理 | 第62-63页 |
·SCF的总体实现流程 | 第63-66页 |
·SCF的运行流程设计 | 第63-64页 |
·内存共享机制和全局索引 | 第64-65页 |
·与其它功能实体交互的实现 | 第65-66页 |
·业务逻辑库执行环境 | 第66-70页 |
·原子动作集合 | 第66-67页 |
·业务逻辑控制线程 | 第67-68页 |
·SCF呼叫状态模型(SCSM)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2页 |